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浮光掠影知识网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陈桥兵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陈桥兵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陈桥兵变”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 陈桥兵变具体情况?
  3. 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
  4.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陈桥兵变简述
  5. 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

一、“陈桥兵变”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陈桥兵变”是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公元960年,赵匡胤周密计划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北宋

二、陈桥兵变具体情况?

陈桥兵变

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三、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久无战事的边境忽然传来了辽国大举进犯的消息,原来是北汉联合辽国,趁着世宗柴荣新丧的时候想要灭掉后周。

接替柴荣即位的是年仅七岁的恭帝,垂帘听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只好问计于宰相范质,范质思来想去只有朝内赵匡胤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不料赵匡胤却托言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升任殿前都点检统帅全国兵马。

初二点兵,初三出发,大军行进到一个叫陈桥的驿站,安营扎寨,一晚相安无事。第二天一早,大军哗变,兵将们拥到了帅府的寝帐门口。异口同声地向里面高声大叫:“诸将无主,愿册太尉为天子!”并冲进屋里来,把一件黄袍,强行套在了赵匡胤的身上。

然后大军开拔,辽军也不打了,就此返回京城。一路畅行无阻,守卫都城的石守信听闻赵匡胤返京,居然直接打开城门接应。

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

扩展资料: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_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军旅,受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

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桥兵变

四、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陈桥兵变简述

1、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2、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3、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五、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

  1.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经过:

           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起了一阵谣传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已慌作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东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计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

           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兵变计划就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显示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 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2. 结果: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 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桥兵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陈桥兵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138779.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