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是谁建造的(曹操以节俭著称,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修建铜雀台?)

夏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牧途经赤壁,目及古战场遗迹,想起昔日三国群雄在此处烽火争霸,慨叹之下激情提笔,写下这首绝句《赤壁》。

放现在来看,这首杜牧即兴创作的诗歌,有点毁曹操“风评”。按杜牧的设想,要是老天不给周瑜面子,让曹操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那结局就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东吴的两位佳人,可都要沦为曹氏姬妾,被养在专供娱乐的铜雀台里了。

照此,曹操不就成了骄奢淫逸之辈?劳民伤财修的铜雀台不也成了他豢养姬妾、吃喝享乐的“豪华会所”?

可要放回那段狼烟弥漫的乱世,事实真的如此么?拔地而起的铜雀台,到底是为了什么?

曹操以节俭著称,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修建铜雀台?

名留千载:台上的建安

铜雀台见证的,从来不止一场风云争霸,也不只一段权谋故事。

史载,高台铸成后,曹操极为喜爱,亲自登台不说,更将此处作为自家会见宾客、聚会言诗的重要场所。喜爱诗词的曹氏父子更是经常在此宴请当世文人,杯筹交错间,吟诗作赋,谈论古今。

同曹丕交好、诗赋闻名后世的建安七子(七位文学家,得名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中,王粲、刘桢、陈琳、徐干等人都是铜雀台上的常客。从匈奴回归的蔡文姬,也曾在曹操的邀请下登临铜雀台,作下那首名流千古的《胡笳十八拍》。相传,铜雀台上,这些文学家宴饮欢乐,或同时围绕主题创作,或相互品评,也正是这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学聚会,促进了当时的文学繁荣,成就了颇具现实主义风格的“建安风骨”,铜雀台也因此被誉为魏晋文学真正的发源地。

曹操以节俭著称,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修建铜雀台?

建安七子。来源/网络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位,曹氏政权正式落幕。作为曹氏政权的重要见证,铜雀台的故事并没有止步。南北朝时期,后赵君主石虎再度修缮铜雀台,在原有基础上再建楼五层,做铜雀于楼顶,创“铜雀飞云”美景,北齐天宝年间,君主高洋征召30万工匠,三度再修铜雀台,将其改名为“金凤台”。

精装披身的同时,铜雀台再次立足于时间洪流中,见证着一轮轮岁月变迁,一次次天下分合。

李唐王朝建立后,伴随着咏史怀古的文学兴起,铜雀台开始穿梭于诗人文墨中,成为那段浮云往事的最好注笔。王勃曾拿着铜雀台上的歌妓们做文章,一句“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讽尽君王的薄情寡义。刘长卿吟出“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不在今人悲”,慨叹世事之沧桑,盛衰之难料。再后来,铜雀台又成了诗人们评点曹操、痛斥奸臣的常见意象。

只是斯人已逝,曾经辉煌的王朝已然落寞,唯有历经百年的铜雀台留在原地,默然不语,任人描摹,随君评说。

晚唐时期,诗人杜牧途经赤壁,写下《赤壁》绝句一首,流传至今。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知杜牧唏嘘提笔时,脑海中一闪而过的,除了狼烟中的群雄厮杀,会不会也有铜雀台下,那段写满了权谋与雄志的建安时光。

曹操以节俭著称,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修建铜雀台?

中央电视台涿州影视城铜雀台航拍。摄影/那一抹青春迷彩的绿,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梁勇主编,中国工匠·河北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12

【2】龚克昌评注,全三国赋评注,齐鲁书社,2013.06

【3】林剑鸣,吴永琪主编,秦汉文化史大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12

【4】姚赯编著.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中外城市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9.

【5】王申,吕凌峰主编,铜文化故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04

【6】孙京荣. 论铜雀台意象在唐诗中的流变[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 (5):25-29.

【7】宋杰.从邺城到许、洛——曹魏军事重心区域的转移[J].许昌学院学报,2017,36(06):1-26.

【8】方北辰. “铜雀三台”与曹魏政治[A].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襄樊市人民政府.中国三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襄樊市人民政府: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2010:13.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阅读时代杂志,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2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