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白起谎报战功谁得利

浮光掠影知识网

  长平之战白起谎报战功,说是坑杀赵军降卒40万(有关论证,请看博文凭什么说白起长平之战谎报战功?),他这么做,不光是为自己,更是为了秦昭王为了秦国。如果谎报战功能够获得10分的好处,白起最多得1分,其余9分归秦昭王和范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白起此时已经是武安侯了,人生富贵无以复加。长平之战大胜,最多叫百姓夸一句,武安侯果然是常胜将军,仅此而已。对秦昭王和范雎则大不一样,真可谓久旱的甘霖雪中的炭。

  先说秦昭王。

长平之战白起谎报战功谁得利

  秦昭王虽然在位56年,前42年基本是傀儡,上有母亲芈月宣太后,中有两个舅舅,大舅魏冉为相国,小舅芈戎做将军,还有母亲的族人向寿等。往下又都是芈月、魏冉提拔的一干将军、大臣。可以想象,秦昭王这个王其实当得十分憋屈,免不了时时都想推翻三座大山当家作主。这从两件事情可以得到印证。

  第一是折腾魏冉,一会儿罢相,一会儿又复相,以表达自己的不满,显示自己的权力。魏冉十二年为相,十六年罢相。二十年为相,二十四年又罢相。二十六年三度复相,三十二年又第三次罢相。后来芈月一死,秦昭王立刻把他赶出了咸阳。既然不满,又有权力,罢相后为什么又复相?玩不转呗。上有芈月呵斥,下有魏冉一干死党软磨硬抗,不给魏冉复相,国家钱粮,对外战争就要出问题。所以秦昭王只好咬牙屈辱,翻来覆去。

  第二件就是范雎一言显贵。范雎只是魏国的一个家奴、逃犯,所以能在秦昭王面前一步登天,就是因为窥破了秦昭王不愿做傀儡的心机,对症下药,一举得宠。

  比如范雎初见秦昭王,就假装不认识,口中道:“秦国哪有王,只有太后和相国魏冉。”(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一句话就杵到了秦昭王的心窝子里,秦昭王立刻对范雎行宾主礼,把他请进王宫,询问国事。

  再看后来范雎跟秦昭王的谈话,大多也是挑拨离间,尤其是挑拨秦昭王跟他母亲和舅舅的关系,句句切中秦昭王的心思,秦昭王于是深以为得范雎晚矣,等到母亲芈月死后,立刻把两个舅舅都赶走了,委范雎为相国,进爵应侯。

  行了,秦昭王终于自己当家做主了,范雎也如愿以偿一步登天了,可是问题来了。芈月、魏冉当政,秦国对外征战,且不论投入产出是赔了还是赚了,至少写进史册是攻城略地无数,你秦昭王当家作主,破格提拔一个逃犯做相国,必须得有前所未有的重大胜利,才能服人。可是看看列国,都有灭国进账,齐国灭了鲁国,楚国灭了吴国、越过,魏国瓜分了宋国和卫国,赵国吞并了中山国,就连韩国也消灭了郑国,蚕食了周天子的城池,什么样的重大胜利,才能力压诸侯,叫太后、魏冉相形见绌呢?

  这个时候,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灭韩。(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远交近攻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范雎之前早有很多人提起,只秦昭王恐怕是没听说过,于是如获至宝。

  远交近攻打谁?范雎提出先打韩国,秦昭王问打韩国哪里,范雎说打荥阳。(昭王曰:“吾固欲收韩,韩不听,为之奈何?”对曰:“韩安得无听乎?王下兵而攻荥阳,则巩、成皋之道不通;北断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师不下。王一兴兵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夫韩见必亡,安得不听乎?若韩听,而霸事因可虑矣。”王曰:“善。”且欲发使于韩。)

  韩国的国土形似一个8字,两头大,中间细,就这细腰部分,正好被黄河一截两段,荥阳就在这细腰部黄河南岸。这样形状有个先天的弱点,只要打下荥阳,韩国一半的国土就被切断了。

  秦昭王听了范雎这个建议,大约是不愿意像从前一样对母亲舅舅惟命是从,一定要出点新意显示自己英明伟大,于是秦昭王接受了范雎先打韩国的建议,却把打荥阳改成了打野王。野王城也是韩国城池,也在那个细腰部位,只不过不在黄河南岸,而是在黄河北岸。荥阳、野王,一南一北,离着不远,看上去差别不大,范雎也就没有反对。秦昭王四十五年,就是芈月死后第三年,秦昭王杀鸡用牛刀,派武安侯白起去拿下野王城。万没想到,这就拉开了长平大战惨烈的帷幕。

  白起占领野王后,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一看与都城的道路断绝,他便使了个借刀杀人计,转头把上党送给了赵国。赵王发兵接受上党,秦昭王也派王龁夺取上党。两军相对,芈月、秦昭王一朝养下的坏毛病,将军四面开花,任意征战的习气,导致秦将王龁毫不犹豫发兵攻赵军,赵将廉颇奋起反击。这下乱了,原来是要远交近攻吞并韩国,现在却远渡黄河与赵国打了起来。秦昭王火大,我灭韩国管你赵国什么事,于是下令向上党增兵。赵国也不示弱,也增兵。由于赵奢曾经大败秦军,赵王相信老子英雄儿好汉,便撤换廉颇,派赵奢的儿子赵括,统兵40余万,誓与秦军生死决战。

  这里有个历史迷乱需要说明一下。

长平之战白起谎报战功谁得利

  关于要不要接受上党,赵孝成王曾召平阳君赵豹问计。赵豹劝止:“圣人把无缘无故的利益看做是大祸害。”赵孝成王说:“人们都被我的恩德感召,怎么说是无故呢?”赵豹回答说:“秦国蚕食韩国的土地,从当中断绝,不让两边相通,本来自以为会安安稳稳地得到上党的土地。韩国所以不归顺秦国,是想要嫁祸于赵国。秦国付出了辛劳而赵国却白白得利,即使强国大国也不能随意从小国弱国那里得利,小国弱国反倒能从强国大国那里得利吗?万不要接受上党。

  赵孝成王不悦,又问计于平原君赵胜。赵胜却赞成接受上党。《史记》写到,赵胜回答赵王说:“出动百万大军进攻,一年也得不到一座城池,如今白白地得到十七座城邑,这么大的便宜,不能丢掉。”赵孝成王大喜,于是派赵胜去接受上党。(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

  照此记载,似乎长平大战是因为赵胜贪财,赵孝成王昏庸,其实不然。赵胜是否真的对赵孝成王说了这番贪财的话,笔者深表怀疑。不过只要摊开地图,看一看当时的形势,便不难得出结论,赵国必须接受上党,而且必须拼死在此与秦军一战。

  赵国与秦国并不接壤,秦国想要进攻赵国,必先东渡黄河,还要翻越吕梁山和太行山,然后还要占领上党,这才能进攻赵国。如此一来,其战线长,粮草不济,又有韩魏纠缠,即使战胜攻克,也难以久守。这就是赵国能安泰百年的原因所在。如今韩上党郡守冯亭来投,若赵王不纳,冯亭已叛韩王,郑都定然是回不去了。逃亡魏国也不能确保不死,与秦战则必败。故而冯亭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返身投降秦国。一旦秦军占领了上党,就摆脱了山河的阻隔,屯兵到赵国的门前了。邯郸四面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秦军近在咫尺朝暮相攻,赵国必危矣!所以赵国没有退路,必须在上党与秦军拼死一战!

  秦昭王和范雎也觉得形势大好,如果能在长平盆地将赵国主力一举全歼,赵国就被打趴下了,回头再收拾韩国,岂不唾手可得乎?母亲、舅舅执政42年,也没灭个诸侯国,自己当家3年,一举消灭两个诸侯大国,这等英明伟大,还不流芳百世?

  于是秦昭王下旨,15岁以上男丁都赴河内参战,百姓每人进爵一级,奖励为此大战做出的贡献。快70岁的秦昭王御驾亲征,离开咸阳,一千多公里远赴河内,劳师督战。还特别神秘兮兮地任命白起为主帅,并下旨,有敢泄露者杀无赦。(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应该说,秦昭王已经是全力以赴了,秦国也尽其所有。秦国从来没有下这么大的力气打一仗,如果赵军总兵力45万,秦国能够将45万一举包围,围困,总兵力至少应该两倍于敌90万。血本投下去了,就像一个赌徒孤注一掷,长平大战势在必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再说范雎

  范雎是魏国中大夫须贾家的一个家臣,因随须贾出访齐国,引发须贾猜疑,被魏相蔡齐使人施刑,打落了牙齿,打断了肋骨,差点送命。逃到秦国后,因为窥见秦昭王急于亲政的心理,通过游说挑拨离间,深得秦昭王信任,一步登天为相封侯。可是范雎在秦国不得人心,原本受芈月、魏冉宠信提拔,现在把持着秦国各个部门的高官一定恨他,那些靠实干努力一步步升迁的人一定不服他,即使是无权无势老实正直的人,也一定瞧不起他嫉妒他。所以,范雎必须要证明,秦昭王是伯乐自己是千里马。自己比所有的人都能耐,能给秦国带来前所未有的胜利。长平大战是因为范雎提出远交近攻而引发的,只有打赢长平大战,一举消灭韩国赵国,才能镇压怨恨,消除不满,一变嫉妒和不服为顶礼膜拜。

  所以,秦昭王范雎君臣同心,齐心协力,誓在长平与赵国一决雌雄。

  可是事与愿违,

长平之战白起谎报战功谁得利

  长平之战前后打了两年,秦军付出了“死伤过半国内空”的代价,15岁以上男丁皆赴前线撂荒了土地,打光了钱粮,却只是将赵军击溃。如果说有什么战果,那就是射杀了赵军主将赵括,毙敌5万,外加占领上党十七城以及太原。按说这个战果并不小,但是雄心勃勃,摆足了架子,又血本投入的秦昭王却难以接受。这等战果,父亲秦惠王一朝有的是,母亲芈月当政也有的是,而且都没下这么大本,也没打这长时间,更没有付出这般惨重的代价。

  比如秦惠王后元九年,司马错不声不响就灭掉了蜀国。(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后元十年,秦将一仗夺取义渠25座城池。(伐取义渠二十五城。)芈月、魏冉当政时,庶长章攻楚汉中,一仗取地六百里,秦得以置汉中郡。(庶长章击楚于丹阳,……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又是司马错攻楚黔中郡,不声不响就把黔中郡打了下来。(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所以,长平之战的这个结果秦昭王难以接受,白起也没法交代。以你白起的神威,秦国不用使力,你就斩首24万,叫诸侯列国闻风丧胆。如今寡人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又这么信任你高看你,你怎么能窝囊如此?

  这等结果范雎也难以接受。照他描绘的美好蓝图,应该是一使远交近攻,一切诸侯列国立刻土崩瓦解。(夫韩见必亡,安得不听乎?若韩听,而霸事因可虑矣。)(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可是结果却没那么轻松美好。韩国没亡,赵国也没亡,反倒是秦国“死伤过半国内空”,家家新坟,门门哭夫。

  所以,白起谎报战功,说是在长平将赵军40万全部坑杀,惊天动地,空前绝后,首先是秦昭王英明伟大如愿以偿,伯乐识马简拔人才,不愧为贤明君主万世楷模。范雎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愧一代名相,名副其实。战死在长平的秦军将士,为这伟大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也死得其所。应该说,长平之战白起谎报战功,说是坑杀赵军40万,将赵军长平军一举全歼,在秦国是皆大欢喜。

  可是倒霉催的,秦昭王傻,他真的信了白起的谎言,真以为赵军主力被一举全歼,赵国精壮都战死在了长平,于是一声令下,不顾秦军伤亡过半疲惫不堪,也不顾国内空虚钱粮吃紧,更不顾及孙子嬴子楚还在邯郸做人质,下令五大夫王陵向赵国都城邯郸发起进攻,要一举灭亡赵国。

  一打邯郸就露陷了。不仅邯郸久攻不下,几度增兵也无济于事,秦军甚至没能将邯郸包围。紧接着孙子嬴子楚从邯郸逃了回来,带回来邯郸的真实情况,事情终于败露,秦昭王一张老脸,骑虎难下。这个时候,秦昭王叫范雎去劝白起挂帅出征,去拿下邯郸。这个时候,本该万分忠心,肝脑涂地的范雎,却没有对秦昭王一向的宠信、提拔、甚至讨好,做出应有的回报,反而是从中使坏,将秦昭王和白起都逼上绝路。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33103.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8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