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皇帝宠信和珅竟是因为同性恋?

中关村在线

  四十年(二十五岁),直(值)乾清门,擢御前侍卫,兼副都统。

  ——《清史稿·和珅传》

  乾隆四十年(1775),二十五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长子丰绅殷德出生。

  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十六岁。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二十七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和珅年表》

  和珅在粘杆处一待就是三年。直到三年之后的乾隆四十年,方才得到乾隆的赏识,先入值乾清门,后擢御前侍卫,终于兼任副都统,一下子连升三级,成了真正的三品官。

  为什么一连两年,乾隆皇帝都没有发现这个漂亮的侍卫,而到了第三年,却忽然独享青睐,而且恩宠有加了呢?这里面当然有原因,而且是很特殊的、不一般的原因,只可惜正史中没有任何记载。因此,小说家们人人发挥推理、联想功能,想找出这个天大秘密的答案。

  几乎所有推理家、联想家,都说和珅在咸安宫官学上学的时候,就刻意模仿乾隆的字体,揣摩乾隆的“御制诗”,理由是清宫中至今还有一块“御书”的屏风,实际上就是和珅书写的;和珅留下的诗集中,所写的诗风也和乾隆很接近。但是我这个“非推理家”,不用推理也能反驳:何以见得和珅一定就是在读书的时候学乾隆的字、仿乾隆的诗呢?在他当侍卫的时候,不是更有可能么?

  平心而论,乾隆的楷书、行书,都写得不错,草书更是龙飞凤舞,气势不凡,比今天的某些“书法家”要强得多得多得多;和珅能够把他的字体学得很像,甚至可以代替乾隆的“御笔”,这说明他的聪明,也说明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很深。

  乾隆皇帝的诗,数量更是多得惊人。他一生究竟写了多少首诗,直到今天,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单是已经印刷的五集《御制诗集》,就有四百三十四卷,收诗四万一千八百首。这还只是他在位六十年间所写的,六十年是大约两万一千六百天(60×360=21600),因为其中还有闰年;那么,平均起来,每天将近要写两首诗。连他自己都说:“五集篇成四万奇,自嫌点笔过多词。”除此之外,在他登基以前当皇子的十几年中,就写有一本《乐善堂全集》;在他退位以后当了三年太上皇,还写有一本《御制诗余集》。这两本集子一共有多少首诗,我没查到资料。不过单就诗作之多,应该说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的首屈一指;说他是“千古一人”大概没人能否定。您看:《全唐诗》中的两千二百多位诗人的作品总和,也只有四万八千多首!

  可惜的是:那么多首诗,却没有一首、甚至一句是脍炙人口的。比起现在被人臧否(pǐ痞)的大诗人郭沫若来,差远了。郭沫若自己就说过:“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但是三十年代,至少《女神》还是被许多青年学生所赞美的;七十年代,至少“大快人心事,打倒四人帮”,就曾经脍炙人口。如果说郭老晚年写的大都是“马屁诗”,那么说乾隆皇帝一生所写的四万多首诗,绝大多数是“狗屁诗”,这样的评价,可能也不算太过分。“诗言志”,“诗写的是心声”。乾隆皇帝的诗,尽管格律平仄都不错,但都是优美辞藻的堆砌,美而没有感情。就像一张画在纸上的美女,色彩斑斓,却没有生命。《乾隆御制诗》,是朝廷出钱印刷的“殿版”,和“某领袖语录”同类,除了广泛分发之外,售价一定也很便宜,不然的话,已经落魄到了“举家食粥”的穷作家曹雪芹,就不可能因为买不起稿纸,而把《乾隆御制诗》拆开翻过来当稿纸写他的《红楼梦》(《乾隆御制诗》是单面印刷、折叠装订的,纸张也不错)。

  和珅在官学读书的时候,一心只想通过科举走上出仕正途,他所学的,都是正经学问;即便想学诗,单是唐朝就有许许多多大诗人的优美名篇可以学习,有什么必要去学乾隆皇帝的狗屁诗?一个人想学某一个人的字体和诗风,前提是对这个人的敬仰和崇拜。“文革”期间,有那么多人学“毛体字”,并不是因为毛泽东的字体多么优美好看,多么苍劲有力,更不是如郭沫若所说的那样,是“书法的顶峰”,而仅仅是因为对毛泽东这个“革命领袖”的个人崇拜。和珅在官学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去拍乾隆皇帝的马屁而升官发财,因此,在他的青少年时代,求学很认真,要读的书很多很多,不大可能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学乾隆字体和诗风上。

  倒是他当了“三等侍卫”以后,每天的“功课”没有了,皇上不出门,他也用不着“随班”,空闲时间很多。特别是他听了祖丈人的话,打算通过接近皇帝的机会来求取“另一种仕途”的时候,他才会想起“投皇帝之所好”这个主意来。因此,我的“推理”,如果和珅真的曾经下工夫去学习乾隆的字体、揣摩他的诗风,也应该是在他当三等侍卫这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中。

  由于和珅的发迹既突然,又快速,当年就从六品升到三品,已经不是“连升三级”,而是“连升六级”了(从五品、五品、从四品、四品、从三品、三品,正好是六级),到了二十五岁,就升为“当朝一品”,比坐直升飞机还快,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文革”期间,升官最快的,一个是王海容,一个是王洪文;但是和珅的飞黄腾达,居然比他们两个人都快!

  凡是不正常得到快速升迁的,一定有他不正常的原因。王海容大学毕业没几天就当上了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接着晋升外交部副部长,因为她实际上是毛泽东的亲侄女:“用人唯亲”,是从毛泽东那里开始的;王洪文从一个工厂的保卫科长一下子升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因为他是“文革”中第一个夺权的造反派,是个可以利用的傀儡;和珅的升迁太不正常了,他是凭什么“坐直升飞机”升空的?于是人们纷纷在揣测其中原因。

  历代皇帝中,也曾经有过诸如此类的先例。汉哀帝时代,有个叫董贤的小伙子,才二十岁冒头,就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被封为最高军事长官:大司马。他家里的“钱”,就比国库的“钱”还多。

  这情况,不是跟和珅很相似么?

  董贤(前22—前1),字圣卿,云阳人,西汉御史董恭的儿子,是个美男子。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的时候,只有十五六岁的董贤,就当过太子舍人。“舍人”,直白地解释,就是“馆舍里的人”,凡是食客、门客,甚至太学国子监的监生,都可以用“舍人”称呼;不过“太子舍人”,则是太子的秘书,是个年俸二百石的六品官,比知县还大,可见他也是一个才子,至少是少年有为,绝非等闲之辈。汉哀帝即位后,改任他职。两年后,也就是建平二年(前5),有一天,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当然认识他,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赶忙叩头说:“正是小臣董贤。”那一年董贤刚十七岁,长得唇红齿白,仪表非俗。哀帝忽然发现,几年不见,董贤越长越俊俏了,简直比六宫粉黛还要绝色。刘欣被他的仪表相貌所吸引,十分喜爱,立即拜他为“黄门郎”。秦汉时代,宫门都是黄色的,称为“黄门”。“黄门侍郎”就因为在黄门之内供职而得名。“黄门郎”是“黄门侍郎”的简称,其职责是随侍皇帝、传达诏命、掌管机密文件。说白了,就是秘书,还是他“太子舍人”的老行当,不过官衔却更高了。

  董贤进宫之后,一天比一天受宠,汉哀帝赏赐给董贤很多财物,不久就升他为驸马都尉。“驸马都尉”本是汉武帝时代开始设置的一种官职,是皇帝的近侍官,专管车马之类的杂事,权力并不大。东汉馆陶公主嫁的女婿恰巧是个驸马都尉,从此以后才逐渐把“驸马”作为皇帝女婿的专称的。董贤当“驸马都尉”,当然不是皇帝的女婿。

  董贤受宠,他家的人也跟着沾光:父亲董恭升为光禄大夫(汉代的光禄大夫不是后来专管皇家宴会的“光禄寺卿”,而是相当于副部级的顾问,年俸二千石),赐爵关内侯;他妹妹还被封为昭仪(汉代的昭仪“位视丞相,爵比王侯”,是妃嫔中的第一级,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他岳父封作大臣,他妻子也被特许进宫居住。甚至连董贤家的童仆也受到哀帝的赏赐。哀帝本想封董贤为侯,遭到丞相王嘉的反对,不但说“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而且说董贤应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结果呢,董贤没死,王嘉却为此获罪入狱,在狱中绝食二十多天,呕血而死了。

  董贤不仅长得像个美女,“性柔和”、“善为媚”,言谈举止也十足像个女人。哀帝很宠爱他,“出则同车,卧则同榻”,这以后的官衔,可不是连升三级,也不是节节高升,而是拜他为大司马。“大司马”是什么官儿?在西汉,大司马是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员,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代和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可以说,不到二十岁的董贤,就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情之切,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就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成语“断袖之癖”,就是源出于此。

  元寿二年(前1),匈奴单(chán蝉)于来朝,宴会上看见大臣中的董贤最年轻,觉得奇怪,就询问传译,也就是翻译官。哀帝令传译回报:“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单于信以为真,还恭贺朝廷得到了贤臣呢。

  哀帝居然还想把帝位传给董贤,在一次宴会中,笑着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中常侍王闳劝谏哀帝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哀帝默然不语,从此冷落了王闳。

  董贤的宅邸也是哀帝特命建造的,就筑在宫城北门旁边,收有无数珍宝,富丽奢华,可以和皇宫媲美。哀帝还经常把皇家的珍宝拣最好的送给董贤,一个月赏赐,常达巨万。

  哀帝还下令在为自己修筑的陵墓“义陵”旁边,为董贤另建一墓,以求实现“生则同床,死则同穴”。董贤墓内设许多房屋,并筑一地道和义陵相通,以便死后也能常相往来。为此引起了大臣们的反对,认为皇上对董贤的封赏太过分了。哀帝一意孤行,当然不听。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六岁的哀帝突然病死。太皇太后让“外戚”王莽出来主持朝政。王莽极力反对董贤,把他赶出宫去。又以董贤年轻为由,罢去他的大司马官职。董贤知道哀帝一死,自己失去了靠山,即将大祸临头,当天就和妻子一起双双自杀,年仅二十二岁。董贤死后,财产全部被没收,把他的家属全部充军流放。王莽还疑心董贤假死,派人开棺验尸。在抄没董氏财产的时候,单是铜钱,就有四十三万万,超过了当时皇家的库藏。

  所有这一切,不是都像乾隆皇帝跟和珅的关系么?

  哀帝和董贤,是公开的同性恋;那么,和珅是不是乾隆的“嬖(bì闭)臣”呢?

  是啊,和珅也是个美男子,进宫当侍卫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正是一个标准的“嬖臣”。但是乾隆皇帝呢?他比和珅整整大四十岁,可已经是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喔!

  不过乾隆有高明的宫廷御医给他配制补药,精力旺盛。从现在能找到的太医院札录来看,乾隆的养生之道,除了骑射习武的体格锻炼之外,就是药补和食补。他每天都要噙服少许上好野山参,还常饮药酒(这些酒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酒,制作过程中甚至还要埋在深山古松之下若干年),常服补品。在他常吃的小食品中,很多食物的配方都是遵循养生的原理制作的,其中很多甚至是他亲自配制的。流传到今天的,有一种八珍糕,其中的八种成分,都是味道又好又强身祛病的东西,如莲子、茯苓、薏米之类。

  因此,乾隆年过七十,除了后宫有嫔妃四十多人之外,每次“下江南”,依旧寻花问柳,到处留情;据此我们不能以他年龄“偏大”对他的性功能加以否定。于是小说家们发挥想象天赋,又给乾隆与和珅的同性恋找了一条“两世姻缘”的依据:说和珅原来是雍正的爱妃转世,和乾隆皇帝本来就有“宿缘”。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么编的。

  乾隆是二十五岁那年登基的。说是他将近二十岁的时候,有一次经过父皇雍正的妃子马佳氏身边,看见她正在对镜梳头。青年乾隆出于“游戏之心”,居然从后面捂住了她的眼睛。马佳氏吃了一惊,不知道身后是皇子,顺手拿起梳子向后边打去,正中乾隆的额头,当时就流出了血来。

  下面的情节,又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说:正好皇后从这里经过,亲眼看见了这一场“闹剧”;另一个版本则说:第二天,皇后看见乾隆的额头上有伤痕,就逼问原因,乾隆居然说出了经过,于是皇后大怒,认定是马佳氏在“调戏”太子,立刻传下懿旨,把马佳氏赐死了。

  下面的故事,也有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说:年轻的乾隆非常害怕,想为马佳氏辩白,但是又不敢去对皇阿玛或皇额娘说。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后来他跑到书房,用手指头蘸上印朱,这才跑到马佳氏的寝宫。看见她已经上吊,不过还没有气绝,就在妃子的颈部点上了印朱,祝祷说:“是我害了你!如果你的芳魂有灵,咱们二十年后再相见吧!”

  另一个版本则说:青年乾隆赶到马佳氏的寝宫,马佳氏已经气绝身亡。于是青年乾隆自己咬破了中指,把血点在马佳氏的眉心中,然后说了上面的那一句话。

  下面的故事就差不多了:乾隆终于注意到,和珅不但和死去的马佳氏长得十分相似,而且颈部或眉心居然还有一颗红痣,一算和珅的年龄,正好是马佳氏死去二十年之后出生(乾隆因开玩笑害死马佳氏的时候是二十岁,和珅出世的时候乾隆四十岁,六十岁的时候见到了和珅)。于是,乾隆就认定和珅是马佳氏的“后身”了,对他另眼相看,也就在不言之中了云云。

  这样编故事,当然是言情小说家的拿手好戏。这种“前身后世”的迷信故事,在今天大概不会有太多的人相信了,但是在封建迷信盛行的清代,相信的人一定还是很多的。

  最不能理解的是:一向以崇尚科学、不讲迷信的西方人,居然也会采纳这个纯粹属于迷信的、荒诞不经的故事。例如法国人佩雷菲特在他所著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一书中,就完全接受了中国人编造的这个故事。他的这本书,号称取材于乾隆年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等人来华“觐见”的日记,还参考了许多清廷文件;难道清廷的官方文件中,也有这样荒诞不经的记载么?

  这个故事,即便除去迷信的“转世”之说,故事本身,就不值一驳。下面略举数条:

  第一,故事中的青年弘历,已经或将近二十岁了,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成年人”,不是七八岁、十一二岁“无知”的童稚。当时他虽然还没有被公布是太子的身份,但是皇子的身份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大小伙子,而且是皇子的身份,他能和父皇的妃子开这样的玩笑么?即便马佳氏不是妃子,而是一个宫女,囿于皇子的身份,他也不敢这样做吧?

  第二,马佳氏是个皇妃,不论是不是雍正的“宠妃”,她一定住在单独的寝宫里,有许多宫女、嬷嬷侍候着。梳妆打扮,都有专职的人,不用自己动手。她会像小家碧玉那样,一个人坐在窗前自己梳头?房间里进来人了,居然不知道?

  第三,清廷后宫中的规矩非常严格,二十岁的皇子,根本不可能“一个人”随便到皇妃的寝宫中走动。即便有事情需要走动,皇子必然带着小太监,妃子的宫门口也有守门的小太监,身边必定也有宫女,不可能让青年弘历到处乱闯,更不可能对皇妃“越礼”胡作非为的。

  第四,皇后出门,比皇子的排场更大,特别是皇后到妃子的寝宫中来,非比一般,怎么能让她亲眼目睹皇子和妃子的打闹?

  如果仅仅是上面所说的那三件事情,乾隆皇帝把和珅提拔到御前三品侍卫、值乾清门、兼副都统,大概也快到头了,最多再升到内务府总管,就不可能再升了。因为这三个头衔,都属于“内廷”官员,说白了,都是奴才干的勾当。只有当上了“六部九卿”的官,才是“外廷”的正经官员。尽管在皇帝看来,都一样是奴才,可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那才是“朝廷”,那才是正经的“政府”。

  但是,和珅从内廷“奴才”转任外廷“官员”,却只用了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他是乾隆四十年十一月擢升为三品御前侍卫的,到了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也就是擢升御前侍卫之后的两个月甚或一个多月之后,就授予户部侍郎了。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也就是“实习”或“见习”;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出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这一系列的职务,可都不是闲职,都是需要真才实学才能干得下来的。

  因此,和珅的步步高升,绝不是“宠信”两个字所能包含、所能解释的。被宠信而发迹的官员,叫做“嬖臣”,凭的是谄媚,甚至是男色;和珅属于“佞臣”,这里面,跟和珅的办事能力强、任务完成得漂亮绝对有关!可惜,关于他前期的办事能干,没有具体的资料可以佐证。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31158.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6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