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好机友

岁末年初,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降价创国内历史新低;奔驰 EQC 从上市时的 70 多万元降到 30 来万;新一代蒙迪欧全系 2.0T+8AT 指导价 15.98 万元起,比老款车型直降 3.3 万元。

而比亚迪一年之内宣布四波涨价,依然取得超 180 万元的销量,近期更推出百万级 " 仰望 " 品牌。高合、理想、小鹏先后推出 50 万元以上高端车型。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看到自主品牌出了更多高价车型,觉得自主车越来越贵;看到一些合资车疯狂打折降价,觉得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就有网友戏称:以前还好有国产品牌,否则买不起合资,现在是还好有合资(外资)品牌,否则国产价格要上天。

真的如此吗?其实,涨价不是偶然,降价也不是做慈善。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自主敢涨价,是电动化给的底气

自主品牌从诞生开始,就奉行 " 追随者 " 战略,擅长 " 以大打小 "," 以高打低 ",在车身尺寸和配置上实行降维打击,自主中大型车卖合资小型车的价钱,长期处于品牌鄙视链的底端。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近年来自主品牌发布会上开始推出更多高价新车,例如领克、星途、长城魏派产品基本都在 14 万元 -24 万元之间,就连以性价比做卖点的五菱宝骏,都推出了新宝骏品牌,试图把价格打到十万以上。

但中国车企在 " 高端化 " 进程中仍然屡败屡战,直到在新能源车市场才开始有起色。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高合 HiPhi X 定价高达 57 万元 -80 万元,主销车型达 68 万元,2022 年共销售 4349 辆,以往定价不到 10 万元的哪吒新推出的哪吒 S 最高定价为 34.18 万元,理想 L9 官方定价在 45.98 万元,小鹏 G9 官方售价最高定在 46.99 万元,蔚来 ES8 官方售价最高定在 63.8 万元,广汽埃安推出售价 168.6 万的超跑 Hyper SSR。

极氪、腾势、蔚来、问界等品牌还有众多车型价格在 30 万元以上,月销万辆以上。主销款价格将近 30 万元的比亚迪汉迄今累计销量超过 20 万辆,月销量超过奔驰 E 级、宝马 5 系以及奥迪 A6L 车型。今年,比亚迪还要推出百万级高端品牌 " 仰望 "。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科技界的巨头华为、小米和百度也相继入局,诸多中国车企一边修筑补能、智能化、自动驾驶、产业链、芯片上的护城河,一边推出配置更高、价格更高的车型,挑战合资品牌,乃至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

在燃油车领域,不可否认,自主品牌的车型仍更多集中在中低端车型上,在新能源车领域形成高端化突破只是开始,但这一消息仍然值得欢欣鼓舞,因为,这已经逼得合资品牌掀起了降价的大幕。

合资降的是价格,救的是自己的命

合资车企认识到,中国现如今已经不是 " 车以稀为贵 " 的年代了。

20 世纪 90 年代的汽车价目表显示,一辆 2.0L 帕萨特,售价高达 24.8 万元,而当年一套上内环的房子才几万块,还可以退税。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此后二三十年里,不少合资企业加价、减配,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赚得盆满钵满。究其根本,国内市场上自主品牌没有同级别车型能够对其形成有效威胁,助长了合资车在中国市场上加价销售的底气和溢价空间。

但随着自主品牌竞争力越来越强,合资品牌为了销量,不得不在换代中逐步降低价格。比如合资品牌中型车福特新一代蒙迪欧指导价 15.98 万元起,顶配也不过 21.88 万元。

定价如此,售价更是一泻千里。例如标致 508L、索纳塔、K5 凯酷、君威、君越、迈锐宝 XL 等车型,把自己打到了 " 骨折 ",才换来一点点销量。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价格体系一向稳健的丰田,2022 年末,第八代凯美瑞和 RAV4 荣放终端优惠近 3 万元,卡罗拉优惠 3.5 万元,汉兰达在多数地区也终于不再加价提车。其他如日产,中级车天籁终端价格已低至 13 万元起。

即使价格降这么多,但合资品牌仍然难以挽救 2022 年的颓势。丰田汽车当年在华新车销量为 194.06 万辆,同比下滑 0.2%,为 2012 年后 10 年来首次下滑,雷克萨斯同比下滑 19%,全年销量 18.39 万辆。本田汽车同比下滑 12.1%,为 137.31 万辆,日产同比下滑 22.1%,为 104.52 万辆,马自达则同比下滑 41.2%,为 10.81 万辆。动荡的新车价格,连带着丰田车引以为豪的保值率一同崩塌。

日系尚且如此,除了本身体量较大的德系车之外,其他如韩系车现代、起亚,美系车如福特、通用,以及法系车标致、雪铁龙,则延续了颓势。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尚有余力的那些还能以价换量求生存,而不堪重负的那些已经黯然离场,或走在了离场的大道上。

2022 年 4 月,广汽讴歌宣布 2023 年起不再生产和销售新车。10 月 31 日,Stellantis 集团宣布广汽菲克在申请破产,未来将以轻资产的方式在中国发展 Jeep 品牌。

讴歌和 Jeep 一定不会是最后离开中国市场的品牌。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合资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些竞争力不强的品牌似乎只剩下 " 退出 " 一条路,它们,可能是斯柯达、英菲尼迪、三菱或者其他。

合资品牌降价,并非良心发现,而是回归均势的正常表现。未来一年,合资品牌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在电动化艰难转型取得成功之前,以价换量大概率会持续下去。

写在最后

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外资)品牌的不断博弈中,最终受益的是中国消费者。

特斯拉新一轮降价后,中国 Model 3 和 Model Y 价格比美国便宜 30% 和 43%。大众、沃尔沃、福特等的电动车在中国售价也远低于其本土。走出国门的蔚来 ET7、比亚迪元 PLUS、唐,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 air 晴空均大幅高于国内市场售价。

即使在燃油车市场合资(外资)仍然占绝对优势,但何时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品牌不敢再用 " 加价 "" 简配 "" 中国特供 " 来 PUA 中国消费者,仍然值得消费者去期待。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还好有合资,否则国产车价格早上天了”,新年汽车涨价成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梁天平,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9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