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体出自颜体,是真的吗?

青青

柳体出自颜体,是后世对柳公权书法师承的认识,柳公权书法出自本家,他的同房族兄柳宗元也是以书法著称的。柳公权后来又出入颜真卿,兼收欧阳询的险峻、虞世南的圆融、褚遂良的疏朗,最后融合诸家所长,别开生面。

柳公权《玄秘塔》

柳公权小颜真卿七十岁,因此柳公权因书法出名的时候,颜真卿、徐浩已经没落多年,声势渐息了。所以,柳公权到底有没有学过颜真卿,他未曾明言。而史载也只记录了他学习钟、王、欧、虞、褚、陆诸体,没有说到颜真卿的影响。《旧唐书》也称“体势劲媚,自成一家”。但是关于柳公权的书法师承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初学王氏,边阅近代笔法”,介绍的非常简陋。

颜真卿《多宝塔》

关于柳公权书法出自颜真卿的说法最早始于苏轼,苏轼说:“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后来范仲淹在文中曾经说:“曼卿之笔,颜筋柳骨”称颂石延年的书法,从此“颜筋柳骨”一说就传开了。后来,后人就多把“颜柳”并称,并且认为“颜柳”是一路的,例如明代大才子解缙就在《春雨杂述》中称柳公权是颜鲁公嫡系。

颜真卿《勤礼碑》

而从书法角度去看,柳公权有些外拓的笔法确实和颜真卿很像。但当时采用这种外拓笔势的也并非只有颜真卿一家,你像《灵飞经》的笔势也是外拓的。因此,关于柳体出自颜体,可能多是后人的臆测,唐代主要还是王羲之的影响比较大,以及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和褚遂良这三位。而颜真卿书法真正被重视还是在北宋时期,因为欧阳修和苏轼的大力推崇,才有了今日今时之地位。

因此,所谓柳体出自颜体,并不可靠。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彭玉麟,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6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