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平之战”看战略意图的重要性

浮光掠影知识网

  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62-260年),秦国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构成了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最终秦国胜利,占领长平,赵国的国都邯郸门户大开,开始面临灭亡的危机了。

  一,起因

  公元前前262年,秦国为打开与赵国直接面对的通道,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降秦,便派遣使者通报赵国,要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从这些讨论看,赵国还是爱谈小便宜的。因为那时的中国,奉行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唯君主有出让土地的权力,百姓根本没有发言权,没有法理支持。赵国接受上党,必然引起秦国的不满(其实列国都有看法,只是不说而已,毕竟对手是“暴秦”),也给秦国决定出兵攻赵留下了渴望得到的口实。

  其实,赵国君臣的这种商议本身就多此一举。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掉。秦国进攻韩国的目的已经很明确,就是准备打出一条通道,直接与赵国“对话”。因为“战国七雄”中,唯有赵国还具备与秦国一拼的实力,而且在很多次秦国的行动中,都是因为赵国插手,坏了秦国的好事。秦国的报复不可避免。接受上党,与秦国进行殊死一战是大势所趋。但赵国君臣表现的很像一位初级“棋手”,立足于走一步看一步的计谋上。

  秦国的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随即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最初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但两国军队的战斗力在此时体现出了明显的差距,几次战斗下来,赵国损失了一员裨将,六名尉官,还丢失了两道防线。

  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放弃对攻,决定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固守不出,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这种战法使廉颇无愧于名将。因为两国在政治上的原因,导致了两国士兵,也包括两国的生产者在积极性上的差距,这的确不是一个将军所能解决的问题,但能够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弥补战斗力方面的不足,这位老将是很优秀的。

  打到这里,战争即进入了胶着状态,赵军只要坚定地坚守,秦军就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假如秦军知难而退,战争就此结束,赵国算捡了个大便宜。假如秦军坚持不退时,真正能够对战争结局起决定作用的地方,就落到了两国的“总参谋部”,一个真正体现综合国力的地方。

  二,战略思想的差距

  由于秦国攻韩的目的就在于攻击,打击赵国,使各诸侯国都完全彻底地看起眼色行事,不断蚕食至一定程度时,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此时,即意味着大决战提前来临了,秦国上下几乎都踌躇满志地在准备着此次的决战。因此,即使面临着前线止步不前,后勤运输线漫长,劳师靡众的窘境。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产生的对胜利的渴望,使他们有信心战胜任何困难,去争取这场战争的胜利。

  但赵国显然还没有这种“野心”,甚至还沉溺于做一个“江湖好汉”,仗着自己的“功夫”不错,有时出去主持一下“正义”,有时也欺负一下别人,大多数时还是在家孤芳自赏。全然没有想到,自己已经成为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除掉的对象。因此,对形势产生了完全错误的判断,以为略施一些计谋或手段,秦国就会知难而退。毕竟,漫长的后勤运输线和巨大的前线战争消耗对秦国产生的战争压力也十分巨大,赵国难受,秦国也受不了。诸不知,秦国早已下定了持久作战的决心和积极的准备。

  我们都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是综合国力。但综合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按照《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国内资源的储备,国际力量,地形地物及气候的有效利用等都构成了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遗留的问题看,列国对秦国是恨之入骨,又十分畏惧。如何有效调动他们对秦国的恨,消除对秦国的恐惧,使国际力量聚集在自己一方,不仅足以使己方在长平前线无后顾之忧,并牵制数十万秦国大军。假如诸侯联军能够不断袭扰起后勤运输线,或从其他地方发动攻击的话,秦国即使不亡,统一进程也会大大推后,六国还是可以多存活一些时日的。即总体形势对赵国十分有利,也使赵国实际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由于赵国君主完全没有决战的意识,也自然看不到这步“好棋”,当然不去做持久战的准备。相反,巨大的战争开支,使赵国开始一门心思地考虑如何结束战争了。赵孝成王甚至打算“御驾亲征”,与秦军决战。但秦军的勇猛有目共睹,人们很容易劝解其打消这个念头,只好考虑别的办法。

  赵孝成王召集楼昌、虞卿等商议。楼昌认为,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而虞卿则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虞卿的主张是有一些远见的,由于他没有将赵国面临的险峻形势阐述清楚,而且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识到秦国的野心究竟是什么?而合纵活动经过数次挫折,再想完成,其实也是一项很艰苦的工程。因此,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说“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由于看不到自己所面临的危机,当然也不会把这耸听的危言往心里去。国际资源是无形的,把握的好,可以为我所用。把握的不好,即与我无关,甚至可能为敌所用,对我产生更大的压力。

  不出虞卿所料,郑朱到了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开始孤立,国际资源就此全部沦丧。剩下的就是眼前还看得到,摸得着的国内资源。

  就秦国而言,它自知以往树敌太多,组织同盟的代价不可估量,也不予考虑,只求列国不与赵国同盟,两家纯拼各自的国内实力即胜券在握。因为,两国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与士兵的战斗力,都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当秦国牢牢地掌握了赵国的这招“臭棋”之后,即迅速扭转了战局。只剩下时间,胜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步流星地向自己走来。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33111.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4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