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考试(什么是考试焦虑?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四川小唐

考试焦虑是指因为考试引起的焦虑状态,以担忧、害怕、紧张为主要特征。

考试焦虑主要有以下的表现。一、情绪激动,紧张,不能自制,有的还伴有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晕等反应。二、注意障碍及注意力不集中。三、感知障碍,感受性降低,甚至把题目要求看错。四、记忆障碍及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就能想起来。五、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出的题目也做不出。

从时间上分,考试焦虑可以分为考前焦虑、考试焦虑和考后焦虑。其中考前焦虑是影响考试的重要因素。考生在考前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的起因在于学生在考前要完成自己所学知识的系统复习,同时还要承受外界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影响。

制约学生心理稳定因素来源于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家长的态度、环境的期望值以及竞争的结果。这些因素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暗示,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

根据考前焦虑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低度焦虑、高度焦虑和中度焦虑三种情况。低度焦虑的同学对学习和考试重视程度不够。态度充实反应在平时学习中,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考前复习准备不充分。

这种学生最终的考试结果必然是不理想的。低度焦虑所产生的无所谓、轻率的态度对考试十分有害。高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考前准备阶段,许多考生在考前高度紧张,造成这种紧张的原因有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

比如,考生对自己的成绩看得太重,精神负担大,在考试前忧心忡忡,总想考取了好的成绩后会得到家长、老师以及同学们的赞扬和敬佩,却又怕考得不好而丢了面子,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担心害怕。

在考试前就会造成体力不支,心力交瘁。再如,考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考前总怕自己考不好。因此在考前复习阶段,学习时间过长,睡眠很少,神经一直高度紧张,甚至在考前失眠。因为精神负担过于沉重,考试的结果也肯定不会理想。高度焦虑会使学生的精神过度紧张,对考试极其不利,直接影响到临场发挥。

中度焦虑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中度焦虑的同学既能安心复习,认真对待考试,又不会因为顾及考试结果而患得患失。这些同学在考前情绪波动不大,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复习准备,在考试中就容易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掌握考试主动权,考出好的成绩。

许多事实证明,中度焦虑对激励学习、迎接考试并没有坏处。那么如何保持中度焦虑呢?一、要挖掘自身的积极因素,在考试及考前期间。同学们难免会有一些紧张因素,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处理这种情况。要对于自己平时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要有信心,同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对于以前的考试的成败能够主动地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并克服它。在考试之前要加强自控力,善于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证复习的正常顺利进行。

具备了这种健康的心态后,在复习中就会做到全神贯注,在考试中保持最佳状态,发挥最佳水平。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于自己所学进行系统的复习,提高自己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考前复习中应做到全面、认真,并在考试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针对自己的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地学习。

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在考试中,考题虽然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题目在课外,知识在课内,在复习中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要注意到所学知识的系统性。

除了在复习中所注意的学习外,在考试前期间要适当地参加文体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天气变化等等,不要发生意外事故,保证精力充沛的参加考试。考前焦虑对学生的考试影响很大。严重的考试焦虑会破坏个体的心态平衡,影响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高度紧张造成的生理平衡系统的破坏,非常容易使学生身心疲劳,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感。

不同的焦虑水平便会形成不同的考试结果。考前焦虑对于一个考生来说,关系到能否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这需要依靠考生平时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心态的锻炼和培养。考前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觉。

如果一个学生对考试缺乏必要的准备,有可能他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应该帮助这些同学树立自信心,使其正视恐惧,减少焦虑产生的紧张胶囊情绪不安的反应,有的严重的还会出现植物性神经机能紊乱,这样无疑会严重影响考生真实水平的发挥,产生不良后果。

在一些关键性考试中,反应可能会更加强烈。有的在考前或考试中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焦躁不安,大脑受到抑制,反应迟钝,或者消化功能失调,神经性厌食、呕吐、头晕、失眠、记忆衰退,甚至难以进行知识代谢。这些现象在事关学生前途的升学考试中表现得更为常见。

有一项调查表明,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希望得到解答的中学生占70%以上,可见他在不少同学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不仅影响考试成绩,也影响身心健康。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的现象呢?

以下是五点建议,一、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度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产生过度的紧张情绪,进而产生恐惧心理。而过度的心理压力主要源于学生对考试结果非常重视。这一方面因为学生自身要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的压力。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看得非常重,要求孩子考100分就绝不能考99分,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对于学生来说,不要在考试中去进行如果一旦考砸了会怎么样这种情况的预测,如果真是担心焦虑,心理就会不堪重负的,应该去想的是自己尽力了,努力了。如果出现了焦虑,要尽快淡化消除,要想到现在的焦急也无于事无补。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心理压力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二、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期望水平。学生考试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考试没有信心。过高的期望往往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考试失败所带来的挫败感也会比较强。比如有的人用一套试卷中的某一个难题做不上来,就想人家肯定能做好,我这下完了。实际上,试卷有难有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100%的准确无误,特别是选拔性考试,总有些难度较大的试题你做不出来,人家说不定也是如此。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避免自己吓自己。

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此每个人在每门学科上考好的含义也要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成绩中等或者落后的学生来说,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薄弱环节有所突破,就是骄傲。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起适合他的智力、知识水平的期望水平。

三、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保证他们有愉快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有的学生考试前喜欢把自己封闭在小房间里,加班加点,弄得疲惫不堪,情绪紧张,复习效果反而很差。而且没有愉快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就不能保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在考试中就容易产生焦虑。

所以家长要做的是让这些学生从封闭的小房间里走出来,复习也要适度,多看看风景,听听音乐,做些运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参加考试。不要人为的在考前制造紧张空气,要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万一在某一堂考试中失利,比如看错题,没做完题,或者不会不会做,千万不要老纠结于这道题,或觉得大势已去,丧失信心,以免影响以后的考试。

四、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心理调节技术。第一个叫做放松法。可以先让孩子在家里学会放松,在平时呢,让孩子尽可能地做得舒服些,然后开始放松全身肌肉,从头部开始,直到脚趾。当身体放松后,家长再逼真地描绘考试情景,让学生假想自己进入考场进行考试,当孩子感到焦虑时,停止假想,做全身放松,如此反复。以生理上的放松引起心理上的放松,这样的方法在网上都可以查得到。

二是想象法,让学生在考前想象考试情景,想象如何应是碰到作图的题目,怎么办呢?先在心理上适应考试。三是情景模拟法,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在考试过程中,考生有意识地练习和体会放松。四是自我暗示法,让学生学会在考试时用语言暗示自己,全身放松,不要紧张,考试没什么可怕的。如果考试前几分钟出现惊慌失措,脉搏突然加快,呼吸短促。出汗的现象,这时候不要忙于动笔,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缓解一下紧张情绪,觉得别人也不见得会觉得容易。通过自我安慰、暗示调节好情绪。

如果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在考试前哼几句歌。做个深呼吸,做做运动,参与同学有趣的讨论等。如果严重怯场,应暂停答卷,可以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放松一下,或者看看窗外,伸伸懒腰,让头脑冷静下来再做。五是如果以上的方法对于孩子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建议去找精神科医生或者专业的咨询师来帮忙,他们可以帮助孩子摆脱目前的困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李为民,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8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