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有科学依据吗(丹丹看天气丨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

四川小唐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一场秋雨将直接把申城的气温“砸”到1字头,搭配着冷飕飕的秋风“套餐”,让人倍感萧瑟。俗语常言:“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是否有科学依据?气象专家说,秋雨本身就是夏秋交替时节里冷暖空气交锋的“产物”,和酷暑里一场大雨会给气温“降降热度”不同,秋雨裹挟而来的“寒”并非雨水所导致的,主要还是冷空气南下让气温下降,而天气渐冷,也和秋季冷空气越来越强势有关。

秋分以后,太阳直射点会由赤道向南回归线南移,太阳向北半球射出的光线不断倾斜,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地面自身辐射冷却加剧,热量就入不敷出了。入秋以后,冷暖空气日渐势均力敌,抢夺地盘也更“凶猛”。一方面,北方的冷空气会变得越来越强势,不断南下“圈地”。在这个过程中,冷暖空气交锋,极容易生成雨云,从而时不时洒下阵阵秋雨。另一方面,进入秋季后,暖空气实力大不如前,时常在和冷空气的“交锋”中败下阵来,被冷空气步步“逼”往南方,不得不腾出地方来。等到暖空气“退场”,冷暖空气的交锋就会暂告一段落,地盘会被冷空气牢牢掌控,天气也会随之放晴,因此,就造成了先是“一场秋雨”,后有“一场寒”的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黄脚鱲,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20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