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和西厂的区别(东厂、西厂、内行厂,明朝情报局傻傻分不清?一篇文章教你看懂)

四川小唐

说到特务这个工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事实上,政治斗争、军事战争都需要特务,可能历朝历代都有。不过呢,在我国古代,论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的特务组织,当属明朝。

而明朝最典型的特务组织,就是大家经常在影视剧,特别是香港电影里看到的,什么东厂、西厂等。

今儿个,路上读书带你来扒一扒明朝历史上的特务组织。

1. 东厂,皇帝最信赖的情报机构

东厂,全称叫“东缉事厂”,东厂是谁创办的呢?它是朱棣一手打造的。

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那一年年底,臭名昭著的东厂成立了。东厂的任务是监视一切官员及百姓,包括锦衣卫。所以,东厂的权力和地位,是高于锦衣卫的。

掌管东厂的自然是太监,也就是“东厂掌印太监”。一般人见到这等人物,比如说魏忠贤魏公公,都要恭恭敬敬地喊上一声:厂公

那么,东厂里都是些什么人呢?

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经常有一些既邪派、又凶残,还武艺高超的东厂太监,一个个都是大内高手外加反派大boss。比如《新龙门客栈》里的东厂头子曹少钦。真实的东厂真的有这样的武林高手吗?

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太监是不具备武力值的,但是东厂又是特务机构,不会点拳脚功夫怎么办差呢?

所以,真相是,东厂里的太监并不多,少数的几个都是当领导的,具体办事的,都是些精干的特招人员。

这些人搞偷听、监控,撬门、爬墙上屋之类的技术。东厂的制服就很朴素,或者说是实用。小尖帽,褐色衣服,再加上一双白皮靴,非常适合办事,悄无声息就来个飞檐走壁、偷鸡摸狗、杀人行刺,这,就是标准的东厂特务形象。

只要皇帝点头,别说是高官贵族、皇亲国戚,连天王老子,东厂也敢抓,而且不需要任何公文。抓来之后是死是活,是快死还是慢死,就看东厂公公的心情了。至于审判?那不存在的,死活人家都不在乎,还要什么审判?

所以,东厂并逐渐成为皇帝最依赖的情报机构。

东厂的业务水平如何呢?

有野史记载,魏忠贤魏公公当政的时候,在贵州的一座偏僻小城里,某年某月某日,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喝酒,其中一人喝大了,心里郁积太久了,痛骂起魏公公来。其他几人赶紧制止:兄弟啊,说话可要小心啊。喝大了那哥们哈哈一笑:你们啊,是被那阉狗吓破了胆吗?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能有东厂阉狗?话音刚落,哐当一声,房门被人一脚踹开,几个东厂特务冲了进来,一刀就结果了那人的性命。

你看,这就是魏公公的手段。比装了千里眼顺风耳开恐怖,再想想,当时东厂在他手里,皇帝又被他牵着鼻子走,当时的天下,真是他想抓谁抓谁,想杀谁杀谁。

当然了,我们不能因为东厂只会干坏事,就觉得他们没有搞精神文明建设。过去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拜祖师爷,东厂也不例外,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偶像,谁呢?岳飞。在东厂的庙堂里,供着岳飞的大幅画像,堂前还有座“百世流芳”的牌坊。

2.黑吃黑的西厂

除了东厂,明朝的两大神秘特务机关:西厂和内行厂。

先说西厂吧。跟东厂相呼应,西厂的全名叫“西缉事厂”,创办于明朝成化年间,创始人是明宪宗朱见深。跟朱棣疑神疑鬼所以创办东厂的出发点不同,朱见深创立西厂,完全是因为一起灵异事件,以及一位神棍。

这起灵异事件发生在成化十二年,也就是1476年,那一年,京城里出了一件怪事。有天晚上,一个姓赵的商人在城外遇到一个貌若天仙的美女。美女嘛,赵姓商人就情不自禁地多看了她几眼,没想到美女居然主动过来撩老赵。这谁扛得住啊,赵姓商人想也没想这是不是什么仙人跳,直接就把美女带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有人发现,赵姓商人,家门大开,进去一看,我的天,全家老幼死光光,就连赵家养的狗和鱼也都死了。更蹊跷的是,无论是人、狗还是鱼,身上都找不到一丝伤痕,死的是不明不白。至于那个美女呢,不见了踪影。

此事瞬间轰动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超级劲爆的特大新闻。就在吃瓜群众还在津津乐道这桃色灭门案的日子,京城里,接二连三又发生了好几起类似案件,死法一模一样,都是全家人跟动物一起死绝,身上不带半点伤痕。

人心惶惶,谣言满天飞,有人断言,说这是狐狸精作祟,进到谁家,谁家就要灭门。这下可不好了,特别是那些跟赵姓商人身份类似的。办案的警察们,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只能求助东厂。

一听要对付美女狐狸精,特务们可就来劲了,一到天黑便集体出动,走街串巷,专找美女的麻烦。可折腾来折腾去,抓到的美女都是货真价实的人类,哪有什么狐狸精?

最后这案子传去传来,传到了皇帝耳朵里,朱见深大骂锦衣卫跟东厂:“TMD一群废物!连个狐狸精都抓不到!要你们何用!”

这话骂的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狐狸精哪是随随便便抓的?特务们被骂得胆战心惊,连忙表示会抓紧搜捕,然而没过多久,一个神棍又把明宪宗给惹毛了。

这个神棍叫李子龙,名义上是个道士,其实是个邪教头子。搞邪教的人,都有一套蛊惑人心的说辞,李道长也差不多,特能吹,忽悠了不少达官显贵,在京城也算是呼风唤雨了,被人当成了神仙。按今天话说,就是东西城仁波切。

按理说,李道长就是图个钱,但他招摇撞骗久了,弄得贵人们真觉得他能通天,也不知道是哪位爷脑子进了水,非要带着李道长去见明宪宗。大概是为了凸显李道长神人下凡的本领,这位爷不走寻常路,便把他带到紫禁城的后山,想跟明宪宗来个偶遇。李道长走进后山没多久,还在转悠呢,就被锦衣卫给逮着了,抬手一刀,李道长便身首异处。

好了,这事发生后,明宪宗更生气了,他又开始骂锦衣卫和东厂了:一群废物,狐狸精抓不到就算了,一个大活人也能混进皇宫禁地?抓不住狐狸精,明宪宗开始怀疑锦衣卫和东厂的业务水平,所谓特事特办,他需要一个特别行动小组,很快,西厂就诞生了。

3.明朝权力最大的特务机构:内行厂

西厂的领导自然是也太监,办事的特务则是从锦衣卫和东厂抽调来的精干,至于干的事情,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按照“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原则,西厂是能监督东厂的,所以权力又在东厂之上。而西厂的厂公,则是成化年间著名的大太监汪直。

汪公公号称王振的接班人、魏忠贤的先行者,肯定是个狠角色,当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上任后,汪公公为了表现自己很能很专业,疯狂搜集情报,有一分就说成三分,没有就自己编。逮到人不是刑讯逼供,就是往死里打,屁大点的事都被他们弄成滔天大罪。但西厂越是瞎搞,明宪宗就越高兴,觉得自己是格外英明,当然也就越喜欢西厂。

由于名声太坏,西厂开了才五个月,就在大臣们的群起反对下倒闭了。不过,仅仅一个月后,明宪宗便自作主张地恢复了西厂。这一次西厂又开了五年,直到汪公公倒台,才被正式撤掉。

有意思的是,到了明宪宗的孙子明武宗朱厚照手中,西厂又死灰复燃了。

由于朱厚照亲近太监,太监们积极性又高,西厂的工作名额竟然不够用,于是乎,在西厂之上,又新设了一个内行厂,由大太监刘瑾掌管。一代更比一代强,内行厂连西厂都能管,算是明朝权力最大的特务机构了。

本来西厂就够添乱的了,又加个内行厂,这可怎么分配呢?干脆黑吃黑得了,一个看一个:锦衣卫负责监视臣民百姓,东厂监视锦衣卫,西厂监视东厂,内行厂则监视西厂。

一时间,特务四处横行,朝廷上下乌烟瘴气。直到嘉靖登基,才撤掉了西厂和内行厂,只保留锦衣卫与东厂,这下特务们才稍稍收敛一些。

清朝的张廷玉在《明史》中写道:“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

意思是特务组织败坏国家法律,造成社会混乱,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这种说法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实事求是地说,还真不能全赖特务。

特务们为何有那么大的破坏力呢?

归根结底,都是皇帝给的权力。大大小小的特务无论多么威风,说到底都只是皇帝的鹰犬而已。是鹰犬,就会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那天。皇帝任用特务,是为了拔出眼中钉、肉中刺,稳固皇权,一旦效果达到,又会将特务罗织罪名,随手丢掉。

涨完知识,你是不是觉得还不过瘾?想不想了解明朝近300年的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诙谐幽默的笔法,讲述了明朝历代帝王将相、名流权贵和其他许许多多人物的故事。

如果你想了解更惊人的史料和更狗血的剧情,点击订阅下方的《明朝那些事儿》精华解读栏目,每天爆笑半小时,在嬉笑怒骂中涨知识。

900分钟听完《明朝那些事儿》系列,只需40元,把知识干货打包回家,快乐如此简单~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胡石英,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9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