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饭店看到一幅作品,十分喜欢,请各位行家看看如何?-翰墨今香的回答

青青

这幅作品我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之后可能都会觉得“挺好的”,但是如果真的从书法的角度去看的话,其实还“差得多”,而且格调不高。下面我从笔法、结构、章法、格调这4个方面来说一下。

一,笔法

1,笔法侧缝或者说偏锋太多,不懂得用锋。虽然从行书的角度来说,我也是反对那种所谓笔笔中锋用笔的人,但虽然是侧锋用笔也不能让笔“塌”下去。例如图中的“合”“麻”两字的长撇,写到最后笔锋完全都弹不起来了,末端笔画上面重,下面毛,典型的笔倒下来之后的“偏锋”用笔,这是书法当中的忌讳。其他还有一些,不再多说了。下面找出一些名家的范字给大家作一参考。

2,笔力孱弱,运笔过程中线条有颤抖的迹象,例如“家”字中间的宝盖的横画部分,中间多了个墨点,就是用笔写到中间之后略有停顿之后才又写下去的。下面范字“家”是米芾所写,大家可以明显看出来线条的流程性,虽然笔画很细,但笔力感觉却是入木三分。

3,缺少提按的变化,一字之中用笔缺少提按变化,例如“把”字,左边提手最后一笔“提”,从左下到右上,一根一样的线条粗细,还有“故”字的那一撇,等等,都是线条太单一呆板。这样的用笔还有很多,不一一找出来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二,结字

结字来说中规中矩,虽然是行书,但其实也就是楷书把一些笔画连了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连笔字”,给人感觉就是拿毛笔写钢笔字。

书法的行书跟我们日常所知道的“连笔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行书有行书的法则,讲究牵连、简省、牵丝、呼应、借体生姿等等。这就需要学习书法的时候,多向古代名家法帖去求取真经。

三,章法

章法上可以说是最差的了,这样的字挂出来,首先给人看到的就是章法,接下来才是细节的用笔、结构。所以,即使字写得差一些,章法上如果用心的话,还是能提升作品分数的。

我们看右边正文第一行,“故人具鸡黍”,前四个字都是向横向发展,最后一个字才是瘦长的。还有正文第三行“绿树村边合”,五个字都是横向取势,这些都范了书法大忌。

我们说章法要好,讲究的是错落有致,书圣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

这幅作品中很多字都是写的太整齐了,所以“状如蒜子”便不是书法了。第四行“青山郭外斜”,山字笔画少,其实应该写小点,用笔可以这样粗点,整体横向取势。而上面的“青”字,原本就是瘦长之字,那不妨就让它再瘦长点,这样与下面的“山”,一竖一横、一大一小两种取势正好形成参差错落之姿。

而作者却把山写得很大,青字也突出主笔的横,减弱到了纵向取势。我们说书法一定要符合汉字的自然美,其实很简单,就是该大的就大点,该小的就小点,该瘦长的就瘦长,该扁阔的就扁阔。这样一幅字中自然就有了天然的参差错落。

四,格调

所谓格调不高,一是结字比较俗,缺少变化;二是章法太做作,为了追求整齐,少了书法的天然之参差错落之美感;三是缺少古法,其实也就反应了作者缺少临帖,这是很多练书法的通病,就是只用毛笔写自己的字,不去向古代名家求经。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见,可能不太中听,得罪之处还望谅解,纯粹是就书论书。

我是翰墨今香,一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播者,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和支持。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同时也希望能看到各位的不同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许敬宗,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6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