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会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主流吗?

老刘说数码

说一个很讨打的结论——【折叠屏永远不会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主流】!

折叠屏在未来手机的市场占比一定会大幅增高,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成为手机主流形态之一,但这绝对不会成为手机发展的主流,手机发展的主流就是真全面屏(类似于中兴Axon40Ultra)。因为折叠屏的很多特性就决定了不可能成为主流,就跟曲面屏经历这么多年,到现在一样没取代直面屏成为手机的发展主流一样,反而曲面屏开始回归微曲面,开始开倒车。

折叠屏出现的初衷是什么?

全面屏为何成为主流?因为这是在更小的机身内有更大的显示面积,这是一个很基础、很实用的需求,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全面屏不仅把屏幕尺寸最大化,边框缩窄对手机颜值也有很明显的提升,所以全面屏经历了短短两年就全部过渡了。

那折叠屏呢?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实用(换句话说不是从消费者自身出发),而是为了寻求差异化,折叠屏成为了手机公司炫技的产品。所以折叠屏更像是展柜里秀肌肉的产品,但现在一直都是顶级旗舰才有,价格居高不下。所以折叠屏打一开始就没打算迅速普及,不能成为刚需,那自然就不是未来主流。

那为何折叠屏不能成为主流呢?

价格是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可能很多人认为,折叠屏不能成为主流手机的根本原因是价格太高昂。这并不完全正确,5G手机一开始价格也非常贵,但是大家对于5G是很欢迎的。但折叠屏不一样,除了一些消费者尝鲜外,绝大多数人还是持保守态度的。

目前折叠屏的最低价在6000+,当然主流价格还是在1万元左右,但在未来一到两年,折叠屏的价格一定会下探到5000元以下,但即使折叠屏下探到5000元我依然不看好这个市场。毕竟主流手机的价格在两三千元,折叠屏用三到五年时间或许也会下探到这个价格,但结合曲面屏这个例子来看,我还是觉得折叠屏并不实用,噱头大于实际。很多人可能会出于好奇购买一部,但终归不是主流。

折叠屏的厚重与手机的便携相冲突

这是我认为折叠屏不能成为主流的真正原因,就跟曲面屏一样。说到底这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折叠屏逼格确实高,可手机是日常工具,每天要点亮屏幕多少次?使用时长是多少,这是高频次的工具,实用性永远高于外在。

折叠屏在绝大多数场景下,还是折叠状态使用居多,真正展开使用的时候还是挺少。也就看看表格,刷视频这一类场景的时候才用到。相比这屈指可数的大屏场景,经常带一个1cm以上,近300g的手机,这是不是有点太不值当了?

折叠屏的使用场景着实有限

最早了解到折叠屏是Galaxy fold,而当时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危机公关》,里面的主演黄晓明就用的华为Mate X,作为一名公关专家,这在职场就是高端职业了,并且这个职业跟折叠屏的属性比较吻合,就这样折叠屏在电视剧中被打开的场景屈指可数。

无非就是打开折叠屏回个消息,看看新闻一类的。这压根就体现不出大屏的优势,换句话说,要是你桌子上有一部7英寸的平板,和一部6.6英寸的手机,你在什么场景下才更愿意打开平板(这还是在桌子上,不考虑外出便携的前提下)。所以折叠屏的场景太少,不能催生出更具有价值的东西出来,那说明折叠屏就不具备主流的实力。就跟曲面屏一样,兜兜转转,过了几年又回归微曲了,实用性是手机最最最看重的一点。

折叠屏限制了手机的很多配置和体验

折叠屏确实在大屏和便携中做了结合,但是付出的代价可一点不小。首先就是屏幕,折叠屏确实很好的收纳,但是这折痕无法根治,大屏场景下,这折痕是很多强迫症用户受不了的。

折叠屏相当于把一部手机分为两半,为了保证手机厚度和轻薄,那左右两边就不能太厚,所以电池只能缩小,甚至比一些长续航的直板手机电池还小,这对大屏来说是致命的。另外就是快充,由于电池分散,机身太薄,也不支持高功率快充。同样受限制的还有摄像,现在拍照强一点的手机相机模组都非常大,这一点折叠屏也满足不了。

所以折叠屏手机为了大屏,牺牲了散热、续航、拍照、快充、防水、耐用等多个维度,使用周期短,成本高。

所以,折叠屏即使解决了以上这些痛点,但在没有实用需求点的前提下,依然很难成为主流。看看曲面屏,在三星S6开始,这么多年了,iPhone一直坚持下,依然没能翻过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陈树湘,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2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