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平叛中惊心动魄的战役

浮光掠影知识网SEO专员

  1723年12月,四川提督岳钟琪率主力部队赶到西北前线。平叛大军的实力陡然增强,对西宁附近地区的叛军展开了猛烈攻击,叛军节节败退,罗卜藏丹津见势不妙,连忙送还了常寿,并附疏上奏,为自己开脱。

  雍正是政治角斗中杀出来的人,眼睛毒得很:你现在要做的是认罪,而不是找理由为自己开脱,以为我还会给你留下施缓兵之计的机会?做梦!

青海平叛中惊心动魄的战役

  他对罗卜藏丹津的辩解置之不理,同时催促年羹尧、岳钟琪等人继续加强攻击。

  岳钟琪参加过西藏平叛战争,是康熙年间就已崭露头角的名将,其勇略不下于年羹尧。接到旨意后,他率兵连续收复失地,直至进逼郭隆寺。郭隆寺有万余反叛的喇嘛僧众守卫,而岳钟琪手下只有三千人,战斗异常激烈,这也是青海平叛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场战役,参战的川陕官兵腰刀砍缺者就有三四百口,连年羹尧也感叹:“自三藩平定以来未有如此大战者。

  郭隆寺一战,叛军大败,至此,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征战,叛军已有十万余人投降,罗卜藏丹津被迫率残部逃往柴达木。

  冬去春来,雍正在朱谕中继续给年羹尧报平安。按照清代皇室制度,每年春天皇帝为表示重视农业,都要到农坛行“耕耤礼”,同时为表示重视儒学,还要到太学行“临雍仪”。雍正说在他行“耕耤礼”和“临雍仪”的那两天,“天气和畅,人情顺悦,诸凡如意,都中内外平静”。他在另一件朱谕中又说:“都中内外,尔合家老幼无平安如意。

  政局处于相对稳定之中虽然没错,但雍正如此絮絮叨叨,不难看出还是心中有事,也仍有惧怕政敌发动事变的担心。

  当年光武帝刘秀急于攻占巴蜀,但又不能离开京城亲征,便给大将岑彭写去诏书,让他再接再厉。在那份诏书中,刘秀说人总是苦于不知满足,我也一样,已经平定了陇地,还希望得到蜀地,同时因为急于获胜,我每次派你们出去打仗,头发胡子都要变白一些。

  岑彭看完诏书后,非常理解皇帝的苦衷,他果然拼尽全力,一鼓作气地攻下了巴蜀,直至最后以身殉职,这就是成语得陇望蜀的由来。年羹尧犹如刘秀手下的岑彭,他完全能从朱谕中读出皇帝的关切和期盼,也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青海蒙古人的问题,雍正便依旧无法从“絮絮叨叨”中走出。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31498.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2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