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 降雪等级划分标准

浮光掠影知识网
降雪的解释[snowfall] 指在一次风暴中或在一给定时期中的降雪量 词语分解 降的解释 降 à 下落,落下:下降。降旨。 降临 。降旗。空降。 减低,贬抑:降低。降价。降职。降解(?)。降 心相 从( 抵制 自己心志以 服从 别人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降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降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降雪等级划分标准
  2. 人工怎么降雪

一、降雪等级划分标准

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

降雪等级标准通常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划分的标准。该标准一般采用持续时间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微量降雪(零星小雪):降水量小于0.1毫米。小雪:降水量在0.1~2.4毫米之间。中雪:降水量在2.5~4.9毫米之间。

大雪:降水量在5.0~9.9毫米之间。暴雪:降水量在10.0~19.9毫米之间。大暴雪:降水量在20.0~29.9毫米之间。特大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30.0毫米。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微量降雪(零星小雪):降水量小于0.1毫米。小雪:降水量在0.1~0.9毫米之间。中雪:降水量在1.0~2.9毫米之间。大雪:降水量在3.0~5.9毫米之间。

暴雪:降水量在6.0~9.9毫米之间。大暴雪:降水量在10.0~14.9毫米之间。特大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5.0毫米。

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一般而言,在北方地区1毫米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毫米。

降雪的形成原因

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气固态降水。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

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

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

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

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十种大气固态降水示意图,从上向下分别为: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雹)。

以上内容参考:

二、人工怎么降雪

人工降雪条件:人工降雪首先必须天空里有云,没有云就象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下不了雪。能下雪的云,棸0℃以下的“冷云”。在冷云里,既有水汽凝结的小水滴,也有水汽凝华的小雪晶。但它们都很小很轻,倘若不存在继续生长的条件,它们只能象烟雾尘埃一样悬浮在空中,很难落下来。

理论依据:我们在冬天里经常能看到大块大块的云彩,就是不见雪花飘下来,因为组成这些云彩的雪晶太小,克服不了空气的浮力,降水能力很差。如果在云层里喷撒一些微粒物质,促进雪晶很快地增长到能够克服空气的浮力降落下来,这就是人工降雪。

人工降雪方法:现代人大多使用大炮,把化学药品装在炮弹里,然后用大炮发射到云层里去的。不过这种方法喷撒不均匀,药品浪费较大,增加了人工降雪的成本。还有人把它们装在土火箭里,让火箭飞到云里去喷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降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降雪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184228.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