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 明仁宗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浮光掠影知识网
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个非常仁慈的皇帝,朱高炽在其皇祖父朱元璋在世时,就被立为朱棣的世子,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应该获得皇太子的身份,但是他的兄弟朱高煦却和他争夺皇太子之位,通过各种阴谋和手段来伤害朱高炽。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仁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仁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明仁宗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2. 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生平简介-趣历史网
  3. 明仁宗的名字是什么?

一、明仁宗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一、明仁宗朱高炽的坎坷之路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4位皇帝,他是朱棣的长子,朱棣应该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皇帝,因为它发动了靖难,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朱棣的性格比较勇猛直率。而他的儿子朱高炽,因为平时不喜欢运动,不是很擅长武术,体态较为肥胖,但是朱高炽读了很多书,很多经典著作他都读过,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非常的儒雅,但是朱棣并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他曾经亲自许诺,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另一个儿子,但迫于朝臣的压力,还是将皇位传给了朱高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朱高炽有一个很聪明的儿子,朱瞻基。

二、明仁宗的仁慈

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个非常仁慈的皇帝,朱高炽在其皇祖父朱元璋在世时,就被立为朱棣的世子,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应该获得皇太子的身份,但是他的兄弟朱高煦却和他争夺皇太子之位,通过各种阴谋和手段来伤害朱高炽。但是在朱高炽登上太子甚至皇位之后,并没有反过来报复他的这位兄弟,反而恢复了他的王爵,从未想过残害自己的手足,这在权力至上的皇宫中是很难得的。

三、明仁宗的政绩

明仁宗在位期间虽然短暂,但是也做出了一些政绩,开创了仁宣之治。在朱高炽继位之后就赦免了建文帝的一些旧臣,还平反了许多冤狱,这也可以看出明仁宗朱高炽的仁慈,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朱高炽在登上皇位之后就将都城迁回了南京。

关注

  朱高炽(1378-1425),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他“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明史本纪第八、仁宗》)。他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知书达礼、施行仁政,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史称明仁宗。

二、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生平简介-趣历史网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号洪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嫡长子朱瞻基继位。

  总评

  历史盛赞朱高炽是一个开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圣王那样,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他因大力巩固帝国和纠正永乐时期的严酷和不得人心的经济计划而受到一致的赞誉。他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反映了一种对为君之道的理想主义的和儒家的认识,但是它们也是他对前几代皇帝的一些倾向的反应。皇帝有时因性情暴躁和容易冲动而受到批评,如他偶尔申斥和惩处那些表现得优柔寡断或讲话太惹人恼火的官员。可是他有足够的度量认识自己的缺点和向人道歉。不管他有什么错误,它们都可以被他的仁爱和一心为公的热诚所弥补。

  过早的死亡阻碍了朱高炽去实现一切目标,但尽管如此,他留下来的遗产仍是一清二楚的。除了人道主义的社会活动外,他对儒家的政治理想——一个道德上坚毅的皇帝采纳学识渊博的大臣们的忠告统治天下——也作出了贡献。

  在他统治时期,他十分信任翰林学士,把他们提升到负有很大责任和有很大权力的职位上。这使人回忆起他的堂兄弟,即建文帝,但以后几代皇帝却没有把这个先例维持下去。可是,内阁的三杨领导在他死后的若干年中继续保持稳定;而内阁虽然有某些缺点,在维持文官政府方面,其作用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洪熙之治经历了明代政府的重点发生重大变化的早期阶段。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年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史书评价

  《明史》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明仁宗的名字是什么?

朱高炽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1]),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2]。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府。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蒙古,朱高炽都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侍,阴谋夺嗣。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3]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4]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18]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仁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仁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141090.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