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史 《蒙古史》中记载了哪些情况?

浮光掠影知识网
1245年4月,普兰诺·卡尔平尼携教皇致蒙古大汗的书信,从里昂出发,取道孛烈儿、斡罗恩,于1246年4月,抵达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畔,谒见拔都汗。拔都命他前往蒙古觐见大汗。7月,到达和林附近的昔刺斡耳朵。8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蒙古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蒙古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蒙古史》中记载了哪些情况?
  2. 蒙古历史三大著作是哪些 蒙古历史三大著作是谁写的
  3. 闲聊蒙古史:西征路上势如破竹的旭烈兀,为何停止西征撤军东归?

一、《蒙古史》中记载了哪些情况?

1245年4月,普兰诺·卡尔平尼携教皇致蒙古大汗的书信,从里昂出发,取道孛烈儿、斡罗恩,于1246年4月,抵达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畔,谒见拔都汗。拔都命他前往蒙古觐见大汗。7月,到达和林附近的昔刺斡耳朵。8月,参加了蒙古诸王大将推举贵由为蒙古大汗的盛典。11月,他带着贵由汗答教皇的诏书仍由陆路西归。1247年秋,回到里昂,向教皇复命,并呈上贵由的诏书,以及他用拉丁文写的出使报告《蒙古史》。书中生动具体地记述了13世纪蒙古人的社会经济、风俗习惯、宗教、政治、习惯法和蒙古军队组织、武器、作战策略等情况,及其旅行历程,是研究早期蒙古史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二、蒙古历史三大著作是哪些 蒙古历史三大著作是谁写的

(萨囊彻辰)、《蒙古秘史》(佚名)、(罗卜藏丹津)。

1、《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是清代萨囊彻辰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书于1662年。该书是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中一部最完整的代表作。在蒙古史学发展中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

《蒙古源流》 以印度和西藏诸王世系、佛教的起源和传播、蒙古族社会的起源和蒙古部落的崛起、及蒙古帝国、元朝诸帝事迹、东西蒙古部封建主的纷争为主要内容,其中对达延汗及俺答汗时期历史事件和西部蒙古诸部的历史事件的记述尤为详细。

《蒙古源流》无论从内容及体例,对后来的蒙古编年史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蒙古源流》对研究14—17 世纪蒙古族的历史和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是成书于13—14世纪的一部历史著作,作者佚名。该书记述了蒙古民族500多年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语言简洁明快,音韵节奏感强,散发着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

《蒙古秘史》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兰勒写起,直到窝阔台罕十二年(1240)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并称为蒙古民族三大历史著作。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字经典作品,1989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名著。

3、《蒙古黄金史》

《蒙古黄金史》,原名《概述古代诸汗所建立政道之著作黄金史》,是17世纪下半叶蒙古史学家罗卜藏丹津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

《蒙古黄金史》 为蒙古族编年史,详尽记述了蒙古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以14—17世纪的蒙古族历史史实作为该书的记载重点,呈现了自成吉思汗统治至时期(13—17世纪)蒙古及其周边国家的历史。特别是这个历史阶段中蒙古贵族的政治斗争、阶级矛盾的状况记述得更为详尽。

扩展资料:

内容介绍:

1、《蒙古源流》

全书以上溯蒙古部落的崛起及成吉思汗王统的起源,并与印度、西藏诸王世系联系到一起,下述元至清初蒙古的历史文化及佛教传播,历述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其中有关明代北元朝蒙古部封建主纷争的内容占全书之半。

书中对北元朝达延汗及俺答汗时期政治、经济、宗教、领地划分、各部战争和诸汗世次、名号、生卒年及人地诸名、职官等的叙述在所有蒙古文史籍中最为详细。

此书还收录了很多蒙古民间传说、诗歌及藏、梵、汉、满等族的语言资料。

2、《蒙古秘史》

该书以口述实录的方式,从蒙古民族的起源,以及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在位时期。

书中突出描述了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和他在战乱中壮大自己势力,建立的过程。记载蒙古汗国南征并进兵、远征欧洲的情况。

3、《蒙古黄金史》

《蒙古黄金史》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记载了蒙古的祖源和成吉思汗的生平。其主体内容是记述和歌颂了统一蒙古诸部的开国元勋,完成民族统一大业的奠基者成吉思汗艰苦奋斗的一生。

包括了成吉思汗的诞生、九岁成为孤儿,受尽欺辱到广交“安答”,多方联盟终于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逐步掌握政治斗争的主动权。

然后展开对内对外统一战争,最终结束蒙古高原的分裂割据,建立蒙古帝国的整个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一部分记述蒙古族祖先起源的神话传说和家谱世袭的篇章中,首次出现了把蒙古人的祖源上溯至印度一西藏王统的记载。

《蒙古黄金史》的后半部分,主要记载了蒙元时期从窝阔台汗到妥欢的传承世袭、妥欢帖木儿汗失国,明代从妥欢帖木儿汗到林丹汗的传承世袭及其史事。

其中,大量记述了明代蒙古异姓权臣与黄金家族之间、东西蒙古之间以及黄金家族内部的封建内讧,突出记载了达延汗再度统一蒙古和重新分封六万户及右翼土默特万户阿拉坦汗再次引入等重大历史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三、闲聊蒙古史:西征路上势如破竹的旭烈兀,为何停止西征撤军东归?

公元1260年,在西征路上势如破竹的旭烈兀突然停止了西征,撤军东归。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结束,这也是蒙古帝国最后一次大规模西征,因为在这之后,蒙古帝国彻底的分裂了,已无力再次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西征。从公元1252年,怯的不花率领先锋大军出发,到公元1260年,旭烈兀停止西征,撤军东归,这八年中,旭烈兀统帅的西征大军,一路上,战必胜,攻必克,用蛮横的手段摧毁了西亚 *** 帝国。 此时的蒙古大军士气高涨,完全可以继续西征,建立功勋。但旭烈兀却在这时停止西征,只留下了部分军队镇守前线,自己则率领着大部分军队东归,因为此时出现了一个机会,一个坐上蒙古一把手交椅的机会! 《建元风云》剧照旭烈兀 蒙哥去世 公元1259年,大蒙古国大汗(相当于中国皇帝)蒙哥,在进攻南宋时,在合州钓鱼山去世,年仅五十岁。 旭烈兀之所以如此着急的要赶回蒙古,就是因为他得到了蒙哥去世的消息,由于路途遥远,旭烈兀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了。 先介绍一下旭烈兀,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他。旭烈兀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前面所说的蒙哥是旭烈兀的亲哥哥,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忽必烈,就是大家熟知的元朝开国皇帝。 旭烈兀为何要撤军东归? 《建元风云》剧照蒙哥 旭烈兀撤军东归有何目的? 前面说过,蒙哥去世,旭烈兀率军东归,那么他为何一定要东归呢?他回来是否有什么目的? 旭烈兀东归原因: 关于旭烈兀撤军东归,其实与蒙古帝国的一个制度有关,就是蒙古帝国的忽里勒台大会制度。 忽里勒台大会制度,是蒙古帝国用来推举首领,以及决定征战等大事的会议,可以说是蒙古帝国当时的一种政治、军事会议制度。蒙古帝国历代大汗都是由忽里勒台大会推举出来的,这也是蒙古帝国大汗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有各大宗王,简称「 ”诸王”,以及一些王公贵族、大臣、部落首领等人物。 旭烈兀之所以要回去,就是因为他要参加忽里勒台大会,因为蒙哥去世,蒙古帝国势必要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而旭烈兀在蒙古帝国地位极高,他必须要赶回去参加大会,推举新的大汗。 《建元风云》剧照旭烈兀 旭烈兀东归的目的: 旭烈兀为何如此着急的赶回去? 旭烈兀之所以如此着急的赶回去,就是为了争夺蒙古帝国的大汗之位。 当时蒙古帝国并不像中原王朝一样,实行「 ”嫡长子制”的继承制度,当时蒙古有「 ”幼子守灶”的继承制度,也有上一任大汗选定继承人的方法,但不管是什么方法,最终都要以忽里勒台的推举为准,只有通过了忽里勒台大会的推举,才能真正的坐上大汗之位。 当年成吉思汗就是在忽里勒台大会中,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第一任大汗的,后来成吉思汗选择三子窝阔台为大汗之位的继承人,但在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却并没有立马当上大汗,而是由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监国。窝阔台之所以没有立马继承汗位,就是因为他没有通过忽里勒台大会的推举。窝阔台去世后,他的儿子贵由,也是通过了忽里勒台大会才当上大汗的。 《建元风云》剧照旭烈兀 旭烈兀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当上蒙古帝国的大汗,因为在当时,旭烈兀的的地位,战功以及他的实力,足以让他成为大汗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他一生参与过两次西征,十八岁的时候便参加了蒙古帝国的第二次西征。后来又统帅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战功卓越。除此之外,他手握重兵,也就是西征的蒙古大军,在西征途中,蒙古大军烧杀抢掠,拥有众多资源,如此看来,旭烈兀的实力是非常强的。 忽里勒台推举大汗,实际上,谁的拳头大,谁便可以成为大汗。 当初蒙哥被推举为大汗时,除了蒙哥的能力和战功外,最为重要的是,当时蒙哥得到了拔都的支持,拖雷系联合术赤系,两家的联合下,实力胜过了察合台系与窝阔台系的联手,因此,蒙哥通过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当上了蒙古帝国的第四任大汗。 而蒙哥之前的贵由,也是乃马真后经过多年的策划,培养亲信,拉拢各大宗王和大臣,才能在忽里勒台大会中,让贵由通过推举。 贵由的父亲窝阔台,也是在拖雷监国的那段时间,极力的拉拢支持者,同时得到了二哥察合台的支持,才能在忽里勒台大会中,通过推举。 《射雕英雄传》剧照拖雷 而旭烈兀,拥有强大的实力,拥有卓越的战功。只要让他早点回去,极力的拉拢支持者,他是有很大的机会当上大汗的。 所以,旭烈兀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就是奔着大汗之位而回去的。 不讲规矩的兄弟 旭烈兀满怀信心的率领大军东归,可是当走到一半的时候,旭烈兀接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他的两个兄弟,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一点规矩也不讲,等都不等他,就先打了起来。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各自拉着一批人,先后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称汗,然后打了起来,蒙古本土也因此乱成了一锅粥。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两人打得热火朝天,直接把旭烈兀晾在了一边,两人都极力的争取旭烈兀的支持,完全不给他一起争夺的机会。 这时旭烈兀直接停在了波斯,并没有在继续东归,因为蒙古本土的形势,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控制,他想不到,自己的两个兄弟完全不讲游戏规则。因此,旭烈兀便在波斯地区静观其变,似乎是想坐收渔翁之利。但他的两个兄弟也不是傻子,一直在极力的争取他的支持,最终忽必烈给出了旭烈兀无法拒绝的条件,旭烈兀便表示支持忽必烈,而最后的结果也是忽必烈战胜了阿里不哥。 《建元风云》剧照忽必烈 忽必烈表示,只要旭烈兀支持他,事成之后,旭烈兀可以在西征所打下的地盘上,建立一个独立的汗国,也就是后来的「 ”伊儿汗国”。公元1264年,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经过五年的争斗后,击败了阿里不哥,当上了蒙古帝国的第五任大汗。同年,忽必烈为了感谢旭烈兀的支持,册封他为「 ”伊尔汗”。 旭烈兀的做法,显然是非常明确的,按照当时的形势,旭烈兀其实已经错过了机会,他距离蒙古本土太远,导致他收到消息的时间也晚,加上路途遥远,他已经来不及赶回蒙古本土争夺汗位,如果是正常的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旭烈兀的机会还是很大。 但他的兄弟不讲规矩,先打了起来,让旭烈兀错失了先机。 当时蒙古本土的各大宗王、大臣,基本已经投靠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本土的资源也已经被他们瓜分完毕,旭烈兀虽然手握重兵,有着西征时抢夺来的资源,但是贸然加入战场,显然很不明智。这时旭烈兀的实力虽强,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也不是吃素的,而且他已经失了先机。 《建元风云》剧照阿里不哥 忽必烈是旭烈兀的亲哥哥,阿里不哥是他的亲弟弟,他们三个加上蒙哥,都是拖雷的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旭烈兀多少也有点顾忌兄弟之情,毕竟都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所以,最终旭烈兀并没有去蹚浑水,而是保持坐山观虎斗的姿态,最终他退而求其次,在波斯地区建立了「 ”伊儿汗国”。 结语 从蒙古帝国的忽里勒台大会制度与「 ”伊儿汗国”的建立来看,旭烈兀结束西征,撤军东归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从蒙古帝国历代大汗上位的经历来看,想要坐上大汗之位,就要拳头足够大,而旭烈兀的条件和实力,显然是具备这个资格的,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两个兄弟完全不讲规矩,都不等他,就开始争了。 由于距离问题,旭烈兀错失了先机,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波斯地区建立了「 ”伊儿汗国”。晚年的旭烈兀,则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巩固统治上。 旭烈兀西征,对 *** 世界文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同时「 ”伊儿汗国”的建立,也有效的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建元风云》剧照旭烈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坚持原创,我是卓尔不群黄药师,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蒙古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蒙古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fgly.cn/archives/138943.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