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汽车之家

Hello 大家早上好!

提到比亚迪的纯电动车,我们最常想到的是汉 EV、海豹、元 PLUS、海豚等月销上万、甚至破 2 万辆的爆款。而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家用 A 级车,比亚迪对应的车型——秦 PLUS EV,声量却弱了很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秦 PLUS EV 产品力不行,实际上在 15 万元级别的纯电三厢轿车市场,秦 PLUS EV 的销量一直处于头部位置,今年 2 月份上险量达到了 8363 辆,同类车型仅次于埃安的 AION S。只是在秦 PLUS DM-i 的耀眼光芒下,秦 PLUS EV 就显得黯淡了很多。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而在秦 PLUS DM-i 推出冠军版、将门槛杀入 10 万元内不久,比亚迪日前又推出了秦 PLUS EV 的 2023 款冠军版,价格门槛也有明显下探。考虑到 15 万元内纯电三厢轿车的相对稀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秦 PLUS EV 的冠军版,是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秦 PLUS EV 冠军版

有哪些升级?

和 DM-i 混动版一样,这次秦 PLUS EV 冠军版也是一次年度改款,外观、内饰和现款基本一致,只有细微的改动,功能配置也有一定的调整。和 DM-i 冠军版相比,纯电版本新车在核心的动力总成上也做了较大幅度的升级。

1、主销配置价格下调 1.2 万元

先看价格。刨开针对出行市场的版本不谈,现款秦 PLUS EV 价格区间为 14.18-17.88 万,新的冠军版为 12.98-17.68 万,价格门槛下调了 1.2 万元。在续航里程的计算方面,新的冠军版从现款的 NEDC 工况改为了 CLTC 工况,表面看续航小有提升,实际上 420/510/610 公里的版本,基本也对应现款的 400/500/600 公里。

具体来看,秦 PLUS EV 冠军版的 400km 和 500km 车型,门槛都下调了 1.2 万元,不过 600km 续航版本价格依然高达 17.68 万,相比现款只下调了 2 千元。也就是说,秦 PLUS EV 冠军版的价格调整,主要针对的就是 400/500 公里续航的主销版。

2、升级 e 平台 3.0 核心技术

我们知道比亚迪旗下的海豹、海豚、元 PLUS 等热销车型,都采用了专门针对纯电车型的 e 平台 3.0,而秦 PLUS EV 则依然是混动 / 电动兼顾的平台,某种程度上依然可以看作 " 油改电 " 的产物。而秦 PLUS EV 冠军版最重要的升级,就是采用了 "e 平台 3.0 核心技术 "。

这里需要格外注意,官方的描述是"e 平台 3.0 核心技术 ",而非 "e 平台 3.0",这是因为秦 PLUS EV 的平台架构依然和现款相同,只是采用了 e 平台 3.0 的一部分技术,而非全面改换平台。这里的 " 核心技术 ",其实就是那套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核心部件的集成化程度大大提升。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技术层面来讲,比亚迪的这套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确实比较先进,它的体积和重量相比前代都下降了 10%,空间利用率得到提升。不过对于客户来说,由于新车依然沿用老的平台,且内部设计也没有改变,新动力总成的体积优势,并没能在空间利用率上体现出来。

性能和效率层面,冠军版确实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其中冠军版的百公里耗电量下降了 3.3% 左右。动力方面 400/500 公里档的功率、扭矩参数,都和现款一致,只有 600 公里版本的功率提升了 20 马力,但峰值扭矩下滑了 30 牛 · 米。最终 0-50km/h 加速成绩,由现款的 4 秒缩短到了 3.8 秒。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有趣的是,比亚迪官方资料没有提到秦 PLUS EV 冠军版的 0-100km/h 加速成绩,只公布了 0-50km/h 的数据,这是因为在同级别的电动车型中,秦 PLUS EV 的动力性能都很一般。除此之外,由于 400/500 公里续航版本的动力参数较弱,峰值扭矩仅 180 牛 · 米,导致它们的最高车速只达到了 130km/h,大幅落后同价位的燃油轿车,在同级别纯电动轿车中,也算是比较弱的。

也就是说,秦 PLUS EV 冠军版最关键的动力总成的改进,在实际的动力、续航方面提升幅度微弱,它更多的意义在于成本的控制,而这就已经反映在冠军版的售价上了。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3、功能配置小幅升级

小仪表槽点被解决

秦 PLUS EV 冠军版在设计上基本延续现款,但是纠正了现款车型的一大槽点,就是以一块 8.8 英寸的悬浮式全液晶仪表,取代了此前镶嵌在中控台饰板上的 3.5 英寸小屏,此前这块小屏因为过小的尺寸和较低的显示亮度,收到了不少吐槽。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秦 PLUS EV 2021 款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秦 PLUS EV 冠军版

其它方面,秦 PLUS EV 冠军版其实没有多少变化。而仔细对比新老款配置单会发现,表面看冠军版的价格门槛下调了 1 万元以上,入门版本的配置其实比现款最低配少了很多。

像 6 气囊、L2 级驾驶辅助、主驾的电动座椅调节、前 / 后排的座椅加热,冠军版相比现款的价格门槛只下调了 2-5 千元。手机无线充电的门槛,反而比现款高了 1.8 万元。整体来看,同等配置的秦 PLUE EV 冠军版,相比现款的降价幅度也基本在 5 千元以内。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至于 420 和 510 公里版本的领先型(最低配),其实是减掉了头部气帘、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调节和四门车窗一键升降等配置,配备这些功能的超越型,价格要贵 7 千到 1 万元。

也就是说,冠军版价格门槛的下调,一定程度是在减配的前提下实现的。

以上就是秦 PLUS EV 主要的升级点,那么经过调整优化的新车,在纯电三厢家轿市场的竞争力如何呢?

销量领先

但产品力并不出彩

在纯电动车市场,如今月销量能破万、甚至超过 2 万辆的都不少,但主要是宏光 MINI、长安 Lumin 这类 5 万元左右的低价微型车。以及汉 EV、特斯拉 Model Y/Model 3 这类高端产品,10 到 20 万元的中等价位区间,真正畅销的纯电动车反而很少,聚焦在纯电三厢车的话,热销车型就更稀缺。

在这个细分市场上,除了埃安 AION S 和比亚迪的秦 PLUS EV 之外,其余车型的销量都差了一大截。吉利几何 A2 月份销量不足 3 千辆,在这个本身体量就不大的市场中,比亚迪秦 PLUS EV 已经算得上是头部产品。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不过,秦 PLUS EV 的这份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品牌光环,单论产品力的话,即便是刚刚上市的秦 PLUS EV 冠军版,在竞品面前也存在一些劣势。

在机械素质方面,秦 PLUS EV、AION S、几何 A 和小鹏 P5,全部采用的都是扭力梁结构的非独立后悬架,这在同价位燃油车型中已经非常罕见。而深蓝 SL03 EV 已经采用了多连杆独立后悬,零跑 C01 更是具备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的高端结构。

动力方面,秦 PLUS EV 主销版本 180 牛 · 米的参数,基本相当于燃油车中的小排量自吸发动机,这方面同价位的 AION S、几何 A 动力数据都明显要高不少。至于价位稍高的小鹏 P5、深蓝 SL03 EV 和零跑 C01,动力性能就要强了一大截,基本达到、或超过了 2.0T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水平。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如果说在市区内,秦 PLUS EV 的动力算得上够用,那么在高架、高速上,它的再加速能力就比较受限了。并且,秦 PLUS EV 主销版本的最高车速限制在了 130km/h,虽然覆盖了 120km/h 的标准限速,但在这个速度区间的提速超车能力就会比较弱了。而 AION.S、几何 A、小鹏 P5 等车型的最高车速,都在 150km/h 以上,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综合来看,秦 PLUS EV 取得的成功,依靠的并不是狭义的产品力,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上的技术积累,并没有直接反映在秦 PLUS EV 的动力、性能和续航上,消费者对它的选择,可能更多还是基于品牌力的考量。

写在最后

电动车市场一直是哑铃型结构,10 万元以下的市场基本被纯电车型吞噬殆尽了,高端车型上特斯拉、理想、蔚来的车型也都各自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唯独在 10-15 万这个级别,这是家用车市场最核心的价格区间,需要用不高的售价满足续航、动力、空间、安全等等需要。可以说这个价位的产品是最难做的,这个市场也是最难啃的。

目前,比亚迪相比其它车企有一大优势那就是销量大,形成了规模优势,也就压缩了成本。不管秦的 DM-i 冠军版还是 EV 的冠军版,都是比亚迪在利用这种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进一步争取市场份额而推出的产品。所以冠军版的精髓在低价上。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但正如我们全文分析的,秦 PLUS EV 并不是一款产品力十分亮眼的车型。当然了,基于比亚迪的品牌势能,我相信秦 PLUS EV 的销量不会差,但我们也非常期待能在这个价位看到比亚迪基于纯电平台打造一款产品力更加均衡、亮眼的产品。相信以比亚迪新品推出的速度,我们不会等太久的。

-End-

不到 13 万,秦 PLUS EV 为了降价,都做了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宋亦武,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