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那么久汽车音响测试,我们到底在被什么困扰?

汽车之家

今天我们说说汽车音响,因为最近又听了很多汽车音响(具体哪些先不说,先打哑谜)

曾几何时,汽车音响作为车的附属品,有格调又有门槛,这曾经是 BBA 级别车才会关注和回馈给消费者的东西。

而如今,几乎所有级别的车型都会试图把自己的音响拿出来作为产品点展示给消费者,大家耳熟能详的主流音响品牌几乎已经被合作了一个遍。

随着去年 KEF 在路特斯上车,近期腾势宣布了和帝瓦雷的合作,留给车企们可以合作的顶级音响品牌已经越来越少了。

做了那么久汽车音响测试,我们到底在被什么困扰?

和普通消费者甚至一些汽车媒体相比,去年组织了 2.5 场音响测试的我们算是在这个层面上接触过比较多车型的人了。

随着体验过的车越来越多,得到的体验越来越复杂,我们也最终经历了一个从自我怀疑到自己探索的过程。

放心,今年的音响测试依旧会如期和大家见面,但在这之前,我们想好好说说有关汽车音响的那些事,以及我们的一些困扰,并且想让大家和我们一起,出出主意。

有关使用场景和实际作用

即便自己试过很多车的音响,并且也切实地体会到了声音的魅力,但是我仍然坚持汽车音响并非车的必需品,尤其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汽车音响应该是一个必然会被逐步弱化的车载硬件。

给出这样的结论,只是因为我始终坚信汽车在未来唯一的演变路径只会是 " 更加快速便捷地把人从 A 点送到 B 点 ",在旅途时间越来越短的大前提下,舒适类相关的硬件被逐渐边缘化的可能性并非不大。

类似于邮轮和豪华列车,舒适性更高的慢速旅行方式或许会成为一种特殊体验,但在优先级方面仍然要低于实际的便捷。

做了那么久汽车音响测试,我们到底在被什么困扰?

但这种发展路径,绝对不意味着汽车音响会在短期内消失。相信自己开车通勤的小伙伴大多数会认同,每天在车上的那段时间,就是自己可以专心欣赏音乐的最好时光了。

伴随着可以被处理得很好的行驶噪音(甚至还是有点白噪音的感觉的),放上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那种体验的确很难被耳机或者是蓝牙音箱替代。

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应该单纯的把汽车音响看作是听歌的工具,而是要把整个座舱和音响看作是汽车的声音系统的延展,一方面我们需要汽车音响有能力为我们还原音乐中的高中低频,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汽车对整体 NVH 的处理更加到位,同时配合更好的多感官感受,从而获取更好的座舱体验。

当我们讨论汽车音响的时候,我们本质上依旧在讨论一个座舱问题,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反对。

什么样的汽车音响才是好音响?

某种程度上看,这个灵魂发问真的让我们也束手无策。

你喜欢的就是好的汽车音响?贵的、有牌子的就是好的汽车音响?

金牌调音师认准的就是好的汽车音响?

又或者是频响曲线更加漂亮的才是?

又或者是配备了更多扬声器或者功率更高的?

这个拷问我们内心的问题,让我们困扰的是我们没办法真正组建出合理科学的体系来给汽车音响进行令所有人信服的打分。

这就好比当我们尝到美好的食物时我们总能给出一个基准的判断 " 好吃 " 或者 " 不好吃 ",但是如果真的问你不好吃的地方具体在哪里,很多人就此卡壳,沉默是金。

我们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些进行汽车音响、电影院视听系统调音的专业人士,他们更多的时候还是会同时参考系统算法和 " 金耳朵 ",而这其中的核心逻辑则是两条。

做了那么久汽车音响测试,我们到底在被什么困扰?

首先,算法或是软件给出的调整建议往往是定性甚至定量的,对于他们进行大方向的调整是很有参考性的,能够快速帮助整个系统进行方向性的调整,极有效率,针对性强。

但是问题也出在这里,这种调整某种程度就像号称原图但早就被 P 过的华为手机相机功能,你以为这是原汁原味,但自己看来全是 " 高科技 ",在经过反复修饰和调校之后的汽车音响,利用算法骗过大多数小白的耳朵是非常容易的,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连续听几个小时并且还能听出区别来的。

所以,第二个逻辑就是,金耳朵即金牌调音师依旧可以在这样的系统里保留足够多的个人特色。这仿佛是顶级大厨做家常菜,信手拈来是一方面,鲜明的个人特质同样不可少。更可贵的是,他们往往还能够在反复的测试中摒弃自己的 " 个人偏好 ",从而让整个系统更加科学地工作。

被困扰的部分

听音响的痛苦,谁听谁知道。《渡口》和《贝加尔湖畔》这两首歌,我过去一年时间起码听过 500 遍,听到最后,自己也很容易忘记我到底现在是在什么车里,要听哪些细节。

其实我们真正被困扰的部分,还是如何帮助大家在硬件、软件和体验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放眼如今的车企宣传,仔细研究起来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实际体验中遭遇到的 " 无法用文字传达我们听到的东西 " 的困扰,在车企中也在广泛出现。

做了那么久汽车音响测试,我们到底在被什么困扰?

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大家疯狂地罗列数据,多少个扬声器、多少个功放、最大功率多少等等,一方面是用自己占有的部分打压对手,另一方面则是懒,毕竟消费者也不懂,能忽悠到就算成功,科普不科普的事情他们也管不着。

于是,我们在请教专业人士的时候,就又遭到了下面这些其实还挺重要的问题:

1、多少个扬声器是不是应该配合着扬声器的位置一起告诉大家呢?因为某些关键位置的扬声器一旦被取消,即便使用了更多的扬声器也很难进行弥补。

2、最高功率当然是个数据,但是这个功率到底是功放前还是功放后,是否也能给出?或者说,在最高功率时的失真率是否也可以给到呢?

3、消费者关注的低频、中频和高频,在实际听歌的时候到底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感觉?

这些问题,看起来也只能留给我们慢慢解决了。

至少,我们今年依旧会用音响测试给大家带来点新的东西,值得一等。

我知道你在看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贾潇雨,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0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