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根据动物发明了什么(这些发明创造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根,你还记得几条?)

四川小唐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但往往超越个人、自然和社会,成为千百年来依旧闪耀的星辰。然而,在人类的童年时期,事物的发明和文化的形成,往往历经磨难,中国上古神话在充满神奇色彩的同时,也因为蕴含中华民族的原始精神而多了一份时间的厚重。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了解事物的真实起源,原本神秘的自然和历史慢慢露出其真实面目,那一份蕴含民族精神的厚重感却渐渐消散直至被遗忘。

筑木为巢

当人猿下地,直立行走,早期人类雏形已然形成。但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远古先民,在野兽横行的原始森林中,常常面临着毒蛇猛兽的袭击,很多人丧生在动物的爪牙之下。此外,时常出现的大风大雨天气,也让半夜酣睡的先民充满苦恼。

于是,为了躲避猛兽的袭击和自然的侵扰,远古先民开始寻找合适的庇护所。其中,就有人发现了洞穴这一天然庇护地,既可以防止风水雨打,还能有效抵御猛兽袭击。

只是,洞穴虽好,有时寒风倒灌,有时地下水涨,有时蚊虫甚多。更重要的是洞穴一般是固定的,穴居的先民白天出去打猎,晚上还需要回归洞穴,其行走范围必定有限,在周围食物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迁徙或者扩大采猎范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洞穴,就又将面临各种侵害。

这时,巢湖岸边有一人,传说受到神灵启示而有了大智慧。他发现树上的鸟巢,只是由树枝和杂草搭成,不仅牢固,而且舒适。在长期观察鸟类筑巢的过程中,萌生了人类是否也可以筑巢的想法,于是他号召周围的人,用树枝和藤条建造了封闭的围栏,并用树枝干草等塞满四周的缝隙,并最终搭建了挡风遮雨的屋顶。

《韩非子》有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人不胜禽兽蛇虺。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人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庄子》也说: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人们住进这种“新巢”之后,不仅可以躲避毒蛇猛兽的袭击,还不用忍受风吹雨打,部落的人为了感谢他,推选他当部落首领。后来人们叫他“有巢氏”。

房屋的发明保证了先民的生存安全,并为先民走出洞穴走向广阔的天地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发明的过程中,也付出了较多生命的代价。从被迫在自然中选择到观察自然再到自我学习实践,是中华先民创造力的体现,也是学习探索精神的发端。

钻木取火

《礼记·礼运》记载: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有巢氏之前,远古先民还不会使用火。采集到的瓜果只能生吃,这还算是清甜可口,但捕猎而来的动物,也只能吃生肉喝冷血,真真是一个茹毛饮血。但是很多动物的生肉中布满细菌虫卵等,而且先民会捡食地上的腐肉,还会生吃水中的鱼虾等,这类食物不仅充满腥味难以下咽,而且往往还会带来疾病甚至是死亡。

实际上,远古时期的自然界并不是完全没有火。火山喷发、雷击成火或者森林大火等,都是直接与火有关的自然现象。但那时的先民对“火”充满了恐惧,一旦有“火事”出现,必然是躲得远远的。

有时候,发生大火的地方,会烧死一些动物或者瓜果等,部分先民壮着胆子捡食被大火烤熟的动物肉,发现这类食物味道极其鲜美。但是自然火不常有,大部分时间先民还是得茹毛饮血,这对于品尝过美味熟肉的人来说异常艰难,所以开始思索怎样才能自己创造火。

《太平御览引拾遗录》记载: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传说在遂明国,有一种名叫“遂”的大树,占地万顷。一天,有一个在天地间遨游的圣人来到这里,正在这树下休息,看到有鸟在啄树,一会儿,树上就冒出来火。圣人有感,学习小鸟用树枝钻木,果然生出来火。钻木取火的技术也在先民中传播开来,为了感谢这一圣人,人们叫他“燧人氏”。

火的发明对于先民来说有重大意义。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从此一去不返,并直接推动力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烤熟的食物保证了先民的饮食安全,也以更加丰富的营养促进先民体质的增强和智力的进一步发展。从此,黑夜中有了光亮,寒冬里有了温暖,人类的火种散布到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

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神话故事,但在神话传说中,关于后羿这个人的具体时代有着不同的文献记载。

《淮南子》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

这里的羿生活在尧的时代。

《山海经》又有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这里的羿生活在帝俊时代。

除此之外,很多文献还表明羿生活在帝喾时代或者夏王朝时期。

实际上,“羿”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在上古时期一般是掌管射箭的官员,或者是擅长射箭的人,如此解释,则不同时代可以有不同的“羿”。

上古时期,打猎是获取必要生存食物的重要途径,近距离的搏斗往往有着极大的风险,投掷木枪、陷阱等又有着较为严格的条件。这一背景下,弓箭的发明能让远古先民在较远的地方猎杀食物,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捕猎中来,还更加简便灵活。由此,保证了先民的食物来源。

故而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往往将发明弓箭的人称为“羿”,后来也将擅射之人称作“羿”。在后羿射日的神话中,十日或是天帝的后代,或者凶猛的金乌,后羿射日,不仅需要高超的射箭技巧,还要有更大的气魄和更大的胆识。后羿不只是某一个人,是善射的代表,也是民族勇敢精神的集体化身。

伏羲八卦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参与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初建构,关于伏羲的神话也比较多,主要有伏羲和女娲的故事、伏羲推演八卦以及伏羲结网捕鱼等。

《易传·系辞下》记载:古者庖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这里的伏羲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并且已经有了国家的雏形。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先民们观察天地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并且思考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画出来八卦图形。八卦图因其能代表不同的事物,可以当做指示标志,比如“泽”的标志可以用来指示前方有湖或者河,给捕猎者或者军队以提示。

各个卦象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充满变化又有相对固定的内涵,是先民认识自然和人自身的重要记录。先民们通过卦象来推演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先民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出现,八卦正在后续的演变中逐渐和占卜联系起来,预知吉凶进而趋利避害,也充满了原始神秘色彩。

此外,伏羲还发明了用网捕鱼狩猎,即文献中的“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以往,采摘和打猎是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结网发明之后,拓宽了捕猎的手段,还可以网鱼以丰富食物来源,先民们的活动场地也从陆地扩展到了水域之中,也推动了先民逐渐走向定居生活。

与伏羲有紧密联系的发明创造,以及八卦图腾等多种事物,在上古时代构建起比较紧密的部落联系,阴阳风水文化等在凝聚起先民的同时也演变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并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演变,或成为关于宇宙的哲思,或成为民间的巫术来源,既关系着整个民族的最初生存,也是民族进一步发展的原始根源。

仓颉造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文字,也是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关于汉字的具体起源或许还有待确定,但是仓颉造字却是路人皆知的造字故事。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关于仓颉其人,有人说他是部落首领,也有人说他是黄帝的史官,但无论那种,都表明其在部落中有一定的地位,且所在的部落有一定的规模,因为这涉及到文字产生的一个条件,即较大范围内的约定俗成。

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先民会使用刻画或者结绳等办法进行记录,但一般只适用于对捕获食物数字的记录,无法准确表示其他事物。随着部落规模的扩大,沟通记录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难题。

这时候,仓颉观察日月山川的形状,查看动物鸟兽留在地上的足迹等,并将所看到的形状画下,进而成为文字。之后,因为仓颉有一定的地位,故而能保证其发明的文字能在部落中传播开来,并有足够的使用者。慢慢的,人们习惯性将某一符号和自然界中的某一事物固定地联系在一起,文字也就此产生并流传开来。

汉字的产生或许不是仓颉一人的功劳,但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感召着后世的心灵,从此,汉字成为中华民族融入血脉的文化标志和精神崇拜,并由此诞生了诗词歌赋,妙手文章。只是现在人们对于汉字的运用逐渐枯竭,前几年提笔忘字,现在甚至相见不相识了。是视频图画等削弱了文字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是人们丢掉了文化的根呢?

我们向往英雄,我们敬畏神秘,我们幻想富贵功成名就,我们期盼权力出人头地。科学技术的显微镜下自然和历史的神秘一点点褪去,经济社会的框架中,人似乎也褪去了原有的复杂,变得单调扁平,像无根的浮萍在现代的社会中漂流。此种情景,在面对西方势力的文化渗透入侵的时候,我们有抵挡的力量吗?甚至,我们能准确分辨吗?

参考文献

[1]罗筠筠,庄谦之.“仓颉造字”说的形成与汉字内涵的演变[J].开放时代,2021(03):92-103+8.

[2]王志翔.后羿射日神话与羿商战争[J].学术交流,2019(09):159-167+192.

[3]景莹.现代文学中“奔月”“射日”神话题材重写及价值取向[J].求索,2015(01):148-152.

[4]王长顺.中国上古神话“英雄”叙事论略[J].文艺评论,2013(02):144-148.

[5]党怀兴,陶生魁.仓颉造字与汉字崇拜文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05):52-57.

[6]雍际春.伏羲神话传说的文化价值[J].宁夏社会科学,2005(04):124-128.

[7]车柏青.试论“造物神”——中国神话形象分析之一[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03):66-69.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梁天平,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3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