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的父亲(“三苏”:别只认识我哥哥,我和父亲只是太低调)

爱生活的丸子
01

历史上有很多出名的“三父子”,比如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那么你知道朱德同志在四川眉山市三苏祠的题词语“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谁吗?

他们分别是苏询,苏轼,苏辙。他们三之中,可能有的大家很熟悉,有的不太熟悉,甚至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没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认识一下。

02

我们先说苏询,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是三苏中的父亲。虽说在三苏中排行第一,但却是历史上大器晚成的榜样。

苏洵小时候,对学习不感兴趣,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讲的便是苏洵发愤读书的历史。

后来苏洵参加过多次考试,皆不中,此时,三十七岁的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两个转移:

一个决定是:不考了。因此,他也成了“三苏”“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位不是进士出身的人,当然也是官最小的人。

两个转移是:第一、通过自由的阅读、写作,成为一个真正的学问家、思想家;第二、精心培养两个儿子。

苏洵烧掉了以前为应试科举而写的数百篇文章。当他真正开始阅读《论语》、《孟子》等书籍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章。读得久了,越来越接近于圣人著作的精粹之处,胸中不禁豁然开朗!

作为父亲,苏洵对苏轼苏辙的影响也贯穿一生。他除了自己写作外,把很大精力放在培养和教育两儿子身上。在苏洵的指导下,苏轼兄弟成绩斐然。

苏洵做成的第一件大事,是做回自己,做一个有价值的学者。苏洵做成的第二件大事,是做了一个好父亲,培养除了两个优秀的儿子。

苏洵的故事说完了,接下来我们说说苏轼。

03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

他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作品。对于这首人人可以倒背如流,甚至还能哼唱几句的词,它的作用可大了。

当某人人生道路坎坷曲折,悲观消极时。我们就可以安慰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圣洁无瑕的夜天使月亮,也有很多不完美的时候,何况平凡的人类呢?

当中秋佳节来临时,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时,可以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相思与祝福,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看到这美好的月光。

在一些重要场合中,根据这首词改编的歌曲,还被用来做为同学们词朗诵的背景音乐。

作者写这首词时,当时也是仕途失意,心情抑郁,与弟弟苏辙也有七年多没见面了,恰逢中秋赏月,想到这么多伤心事,一般人总会哭唧唧,而作者在这首此种表现出的却是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为朋友送行时,写下了《临江仙·送钱穆父》,按照常理,机场、车站,本来是恋恋不舍、哭泣伤感的场面,苏轼在此词中的“尊前不用翠眉颦”借离宴中的舞女将送别的悲伤一扫而空。尤其是后二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更是展望未来,把人生比作旅行,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在外游玩时,忽然天降大雨,朋友们都十分狼狈,而苏轼却浑然不觉。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和最后的“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作者对以后生活的乐观旷达的表现。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苏轼的一生写过了无数的经典名篇,很多都朗朗上口,深受大众的喜爱。在苏轼64岁那年,一场大病压垮了他,苏轼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快要走到尽头了,便在自己的画像上题写了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为一生做了总结。

苏轼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苏辙。

04

提起苏辙,大家的第一反应或许就是苏轼的弟弟。第二反应,应该还是会异口同声说“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大家的认知里,苏辙除了“苏轼弟弟”这个响亮的头衔外,其他几乎一片空白。但其实,苏辙的才华不输哥哥。

苏辙19岁时,和哥哥一起赴京考试,是同榜进士。进士考试后,兄弟二人又曾一起参考难度最高的制举考试。这次考试,兄弟两人均榜上有名,但其中各种缘由,导致苏辙的成绩稍微比哥哥差了一点儿,就这样错失了和哥哥一同站在最高峰的机会。

但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苏辙少了三年的学习时间,也能和哥哥肩并肩,应该说,苏辙和哥哥的实力其实是十分接近的。

苏辙不止才华距哥哥仅一步之遥,在日常处事中,性情沉稳,成熟稳重的他,很多时候要比性情外露,胸无城府的苏轼靠谱了很多。

在他们哥俩之间,说长兄如父那是不存在的。苏辙名义上是弟弟,但实际上却是干着哥哥的活。

乌台诗案发生后,哥哥被捕入狱。苏辙既想办法营救哥哥出狱,又挑起了两家人的吃穿住行。之后很多年,在生活上,都是苏辙接济哥哥。

苏辙替他承担了太多世俗生活中的琐碎与不堪,所以苏轼才能在精神世界里一骑绝尘,自由翱翔,成就无数旷达乐观、自在洒脱的传奇佳话。

05

“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总的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三苏”的家风和成功模式成为后人学习的模板。苏门三父子,小时候都不爱学习,后来苏询在考试途中频频碰壁,最终下定决心潜心休学,父亲为孩子做榜样,耳濡目染,三个人都优秀了起来。和三曹相比,三苏更多的体现了从草根奋斗成大佬的传世佳话,一直激励着后世之人,堪称家教之典范。

第二方面是,“三苏”都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且有众多经典作品流传于世。

第三方面是,“三苏”之中,尤其是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通才,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还创立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他的豪放词对后世影响最大,而他的旷达词风是最具特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以说,“三苏”同为父子关系,虽然仕途路上比较坎坷,但是成名路上稳扎稳打,靠作品和实力说话,从来不炒作,实至名归。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但是瑕不掩瑜,他们永远都是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梁天平,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4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