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汽车之家

本年内一路猛飚的新能源车销量,却在 " 银十 " 踩下了刹车。

乘联会最近发布的 10 月销售预测数据显示,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 55.0 万辆,虽然同比增长 73.5%,但环比却下降 10.0%。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对于新能源车销量为何突然 " 急刹 ",乘联会方面表示 " 主要为头部厂商季节性影响 "。然而从相关媒体披露的今年 1-9 月上险量数据,以及 10 月前两周部分车企上险量的数据中,我们或许能读到更多的信息。

事实上,在 " 金 9" 这一本应是车企催谷销量的最佳时间点。但从 9 月的上险量数据中,可以看到除了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埃安几家头部车企仍有着不错的环比增长之外,像小鹏、极氪、欧拉、威马等车企的环比销量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到了 10 月,在部分媒体披露的前两周车企销售数据中,像比亚迪、特斯拉这两家头部车企的销量增速都明显放缓了不少。

其中,比亚迪 10 月前两周的上险量为 6.3 万辆左右,而且特斯拉则为 3942 辆。要知道,对于上个月比亚迪的 20 万辆和特斯拉的 7.7 万辆来说,可以预测这两位头部玩家在 10 月的销量都将出现较大程度的环比下滑。

10 月 24 日,特斯拉中国宣布将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在售 Model 3 及 Model Y 全系车型降价,打响了 " 银十 " 官降的第一枪。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接着几乎在同一时间,问界也宣布力度不少的优惠促销政策——对部分现车车型购买用户统一赠送价值 8000 元的保险。

距离 2022 年结束已剩下两个月的时间,纵观各大车企今年年初给自己定下的销售目标,同时结合它们今年前三季度的销量完成情况,我们基本可以预见,接下来这两个月的份额战将十分激烈。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车销量增速逐步放缓之际,对于车企无疑又是新一轮的挑战,因为要 " 冲量 " 还是 " 保利 ",相信将是他们所面临到的难题之一。

1

10 月新能源车增速骤降

将引发新一轮降价潮?

据相关媒体披露的 10 月前两周车企上险量数据,预计 10 月国内新能源车企的格局又将生变。

据保监会和国盛证券研究所给出的数据,10 月前两周(10.3-10.16),除了比亚迪和问界之外,特斯拉以及 " 蔚小理 " 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下滑。特斯拉环比下滑近 8 成,而 " 蔚小理 " 也只有蔚来以第二周 3635 辆的上险量,力挽了一下颜面。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除此之外,即便连今年以来的 " 黑马 " ——哪吒和零跑,也不能幸免,10 月前 2 周销量环比都出现了近 5 成的下跌。

若结合最新出炉的第三周上险量数据,我们基本能看到的是,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外,10 月销量达到 1 万辆或将成为二线新势力们的 " 挣扎线 "。

据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 蔚小理 " 三家的第三周上险量分别为 2732、1183 和 2163 辆。为此,10 月前三周除了蔚来能突破 5000 辆之外,小鹏和理想都低于此数。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哪吒和零跑的第三周上险量分别为 2335 辆、898 辆,结合它们前两周的销量,也可预见这两家 10 月的销量都将较上个月 " 失色 " 不少。

对于 " 金九银十 " 的失色,乘联会方面指出主要因为前期积压的消费能量已在 6、7、8 月释放了,市场淡季不淡,明年的提前消费预计应更多在 11、12 月体现,故 9-10 月市场低于预期,对后面车市有信心。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利好汽车行业的政策,购置税减半、新能源补贴等政策即将到期,以及前两个月新车效应,企业努力拼量,都对车市销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接下来的两个月将是一轮 " 冲量大战 "。

功夫汽车认为,在市场大环境普遍低迷之下,虽然大部分车企的销量出现下滑也是情理之中,但眼瞅着比亚迪、问界的销量仍在不断上涨,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之际,对于下滑的车企来说显然压力巨大。

因为,这一方面说明了消费者对这两家车企产品力的认知正不断被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渠道、品牌、营销上,比亚迪和问界已经和竞争对手愈发拉开差距。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从特斯拉在 10 月第 4 周突然宣告降价开始,我们实则已多少能感到市场的 " 寒意 "。当然,这 " 寒意 " 也并非全部来自市场大环境,更多是来自头部玩家对市场份额的捍卫。

尤其在新能源车市增速放缓之下,保住自身份额不被侵蚀,才是 " 活下去 " 的关键。

毕竟要稳定持续地实现月销过万,其整个营销体系与渠道必须与之相匹配。这也是比亚迪目前销量暴涨的关键,因为从数量上看,比亚迪的经销网开始接近南北大众之和,全国共有 1599 家经销商 ,。

而预计到年底,问界的经销商也将扩张至 1200 家。这不仅对于只有 200 来家的 " 蔚小理 " 形成压力,对于那些仍未把销售渠道铺设起来的新势力,更是致命一击。

2

市场开始促使新一轮转型?

截至今年 9 月,结合各大新能源车企于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我们发现能完成者实则不多。

据它们 1-9 月的销量完成情况来看,像比亚迪、广汽埃安、哪吒、极氪这 4 家要完成年度目标应该不难,但对今年意欲纷纷冲击 20 万的 " 蔚小理 " 来说,则已不怎么可能。

当然,这当中有一分部外部环境因素而造成的市场预期偏差,但面对着无法完成的 "KPI",像小鹏就已率先对自己 " 动刀 "。

在小鹏 G9 交付前夕,有媒体报道称小鹏汽车内部进行了一轮伤筋动骨的组织架构挑战。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据报道,小鹏汽车将计划成立战略、产品规划、技术规划、产销、OTA 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以打通公司各条业务线的沟通渠道,提升协作效率。

无独有偶,在小鹏之后,吉利汽车内部也进行了类似的 " 手术 "。

据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对媒体透露,吉利控股集团将设立变革创新委员会、产品技术协同委员会、供应链协同委员会、品牌建设委员会。

其中,把研发、采购、营销大协同的举动,则被看作是吉利通过组织协同降本增效的方式。因为在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面对要 " 量 " 还是要 " 利润 " 的难题,这无疑是一个较为科学的解决方式。

事实上,无论是小鹏还是吉利,我们从中窥见的一个规律是,接下来车企要变得更 " 快 ",才能更 " 稳 " 地适应市场。

3

功夫拍案

可以预见,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长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今年率先迈入 " 百万俱乐部 " 的比亚迪将会是一个典型,也或将划分出一个全新的 " 分水岭 "。

事实上,在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之际,接下来也将会是一大批传统车企以更具性价比的车型入局之时。像长城哈弗、吉利、上汽等,都意欲加速抢夺 15-20 万级别的新能源车市场份额。

毫无疑问,明年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将更加地 " 见血 ",传统车企将凭借强大的渠道优势快速上量,而那些迟迟未能上量的车企,相信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点击图片,直接看往期精选文章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新能源销量“急刹”,是谁脚抖了?

欢迎点击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梁天平,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8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