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的作用(绪武讲作文9—写作常用表现手法及运用举例)

四川小唐

表现手法也叫写作方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如《秋天的回忆》中以我只关心自己的病痛来衬托母亲忘记自己的疾病全身心的关心儿子。

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秋天的回忆》中的我与母亲的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有趣生活与三味书屋枯燥生活相互对比。

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例如:《荷叶母亲》前半部分的叙述。

4.抑扬相生(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开始写了阿长许多令我生厌的不良习惯,后来写了阿长对我的真诚关爱。

5.烘托:是从周围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写对象,是渲染;衬托是两件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有正面比较和反衬,突出描写对象。 造句:这样的雨天,烘托出了她忧郁的心情。 这两株憔悴的梅花衬托出了繁茂的桃花。

6.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7.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例如:《荷叶母亲》 8.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例如:《散步》、 《荷叶母亲》中景物的描写。

9.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例如:《春》春花与秋实的描写。

10.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百草园景物的描写。

11.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如:《散步》借一家人散步的小事表现尊老爱幼的大主题。

12.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例如;《春》中有眼前的繁花联想到秋天磊磊的硕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黄脚鱲,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69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