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下的意思(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四川小唐

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的“祖述”,意思为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尧舜”是远古时两个圣明的帝王,这里指尧舜之道;“宪”为公布、效法的意思;“章”通“彰”,彰明、表彰的意思,这一成语的意思是:以尧舜之道为祖而述之,以周文王、周武王之制为宪而章之。

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孙子孔伋在宋国被困时所作的《中庸》。《中庸》为儒家经典,西汉时睢阳人戴圣编著《礼记》时将其收入。文中有一段是:子曰:“吾说夏礼,杞(杞国,相传夏禹的后代大都居于此地)不足征(验证)。吾学殷礼,有宋(宋国)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王天下(统治天下的君主君临天下,称王)有三重(三件重要的事)焉(郑玄注:‘三王之礼’,即夏、商、周三代之礼),其寡过矣乎!上焉者(指周朝以前如夏、商时代的礼制)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在于)身,征诸(于)庶民,考诸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而不缪(通‘谬’,谬误的意思),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诗经》)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几乎)夙(白天)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通‘早’)有誉于天下者。仲尼祖(远承)述(传述)尧舜,宪章(遵从,效法)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dào。覆盖),辟如四时之错行(交错运行),如日月之代明(交替光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敦实化育万物),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解说夏朝时代的礼法,作为夏朝后裔的杞国的文献却不足以验证了。我学习殷商时代的礼法,作为殷商后裔的宋国还保存着一些;我学习周代的礼,现在诸侯各国还在使用它,因此,我遵从周代的礼。统治天下的君王,要做三件重要的事情,即能够懂得夏、商、周三代之礼,按之行事,做好了就会减少损失。周代以前的礼虽然好却已无法验证,无法验证百姓就不会相信,百姓不相信就不会服从;居于下位的圣人虽然懂礼但是不在尊位,不在尊位就不权威,不权威百姓就不相信,不相信就不服从。因此,君子的治理之道,先从自身出发,然后在黎民百姓那里得到验证,再考查到三代先王而不显现出错误,树立在天地之间没有悖理的地方,卜问鬼神没有可疑的地方,等到百世以后圣人到来不感到困惑。卜问鬼神没有可疑的地方,这是了解了天,等到百世以后圣人到来不感到困惑,这是了解了人。因此,君子的举动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则,君子的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君子的言谈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离得远使人仰慕,离得近也不让人厌烦。《诗经》上说:‘在那里无人厌恶,在这里不遭人厌恨。他们几乎是日夜操劳,这样永远保持大家的称赞。’君子没有不先做到这一点就早已闻名于天下的。”

孔子遵循尧、舜的传统,模仿周文王、周武王,上遵从天时变化,下符合地理位置,好像天地没有什么不能负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的,又好像四季的更替运行,日月交替光明,万物同时生长发育互不伤害,天地的道同时运行而互不违背。小德如江河流行,大德敦厚化育,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为大的原因。

由于《中庸》中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就有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一成语。例句:“故虽周公制作,夫子著名,莫不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

(712)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文伽昊,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3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