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40余年间全球野生动物平均减少68%)

夏星

新京报快讯(记者 谢莲)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9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1970年至2016年的40余年间,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68%,而人类活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这个名为《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的报告衡量了1970年至2016年间,4392种野生动物物种的数量变化,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平均而言,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平均减少94%。

WWF还指出,生态系统的破坏正威胁着100万种物种,包括50万种动植物、50万种昆虫,它们面临着在未来数十年上百年内灭绝的风险。

据BBC报道,报告称野生动物出现“灾难性的减少”,且目前减少的速度完全没有缓和的迹象。报告警告称,大自然正在被人类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速度破坏。而直接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的因素包括丧失栖息地、野生动物交易等。

为这份报告提供数据的伦敦动物学会负责人安德鲁·泰瑞称,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显然是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破坏的证据之一。他指出,如果不做出改变。野生动物数量将持续减少,最终导致野生动物灭绝并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坦尼娅·斯蒂尔称,在人类焚烧森林、过度捕捞、破坏野外地区时,野生动物正在经历“自由落体”。“我们正在损坏我们称之为家的这个地方,让我们在地球上的健康、安全、生存都陷入危机。现在自然正在给我们发送绝望的求救信号,时间不多了”。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危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李为民,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3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