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青青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发动机舱下面那台是 " 发动机 " 还是 " 发电机 ",真的重要吗?

撰文:梁志豪

从理想 ONE 在 2018 年首次亮相以来,关于增程式混动优劣的争论似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许多无法理解这项技术存在意义的网友而言,在不充电的情况,通过汽油发电驱动车辆行驶,从能量利用效率的角度来说都应该是不环保的。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但是对于车主们来说,增程式混动也确实是让他们在享受到电驱动顺滑的驾驶体验的同时,又能把油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同时不仅不必为续航发愁,而且还能在限牌限号城市获得政策方面的优势。

但我们不得不否认的是,当推动新能源这件事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一次箭在弦上的大趋势,而电池充能技术以及补能条件,却又未能及时跟上新能源车迅猛发展之时,在必要时可以当纯燃油车使用,没有续航焦虑,同时又能在有充电条件的时候拥有客观纯电续航里程的增程式混动车型,确实是目前市面上能兼顾 " 鱼与熊掌 " 的选择。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我们也能够看到在理想 ONE 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投入到增程式混动这条路线之中,比如东风旗下的新造车品牌岚图,又或者是能够拥有华为站台的问界 M5/M7 系列。

而前两天,就在问界 M7 发布后没多久,网上再次掀起了一场关于增程式混动的 " 骂战 ",有意思的是,这次 " 开撕 " 的双方并非什么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两个不知名网友,而是长城高端子品牌魏牌的 CEO 李瑞峰与华为负责汽车板块业务的 CEO 余承东。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 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

余承东在坊间人称 " 余大嘴 ",因为他早年间经常喜欢在发布会又或者公开场合发表各种夸张又或者大胆的言论。有一直关注这个人的朋友都知道,余承东就是典型的 " 做一行夸一行 ",同时对贬低竞争对手往往毫不留情。在一开始宣布进军汽车业务以后,余承东就说出了诸如" 一年内干翻特斯拉 "、" 华为进军汽车就是要做到第一 "、" 燃油车将跟功能手机一样,进入被淘汰的境地 "等大胆的言论。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在问界 M7 发布以后,为了打消人们关于增程式混动的质疑,余承东不仅说出 " 增程式混动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 ",甚至还不惜拉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来抱团,称感谢 " 李想开拓探索增程模式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 "。

这样的言论,就引起了长城魏牌 CEO 李瑞峰的强烈不满,就在余承东微博发出后不到一个小时,李瑞峰直接在微博发文:" 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并配图 " 我想不通 "。

如此不留情面的开炮,想必魏牌内部对于余承东的各种言论真的是积怨挺深的 ......

虽然一直偏向于传统用户市场的长城或者魏牌与各种新势力是 " 河水不犯井水 ",但是随着长城 DHT 智能混动系统的推出,长城显然也是希望能够凭借这套高效强混系统,来抢占混合动力车型的市场,同时实现品牌上升的。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而通过我们此前对魏牌的摩卡 PHEV 的实际体验(点这里),我们也确实发现长城所使用的这套混合动力系统在体验上不仅相当完善,而且在能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也能拥有令人满意的燃油经济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难怪身为魏牌 CEO 的李瑞峰,会对余承东的这番言论反应如此激烈了。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第二天,李瑞峰也是接连发布多条微博,措辞也是愈发激烈,在 7 月 7 日晚上发布的一条微博中,甚至直接称余承东是在拿落后的技术 " 割韭菜 ",并称造车新势力是在玩 " 粉丝经济 "。# 魏牌 CEO 开撕华为余承东 #的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的热搜。

而余承东方面则是一直保持沉默,没有作出任何的回应。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传统车企为什么都 " 反感 " 增程式?

不仅仅是李瑞峰又或者是在座的各位网友,其实在不少传统车企的当中,增程式混动都是相当不受欢迎的。比如,在理想 ONE 刚火起来的那段时间里,大众中国的 CEO 就曾说过增程式混动的方案是 " 最糟糕 " 的方案。因为单从动力的利用率上来说的话,采用串联形式的增程式混动,其实是远不如同级别的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但是,由于锂电池成本在近些年的大幅度下降,采用 " 大电池 + 增程式混动 " 原理的车型才拥有了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更大的电池意味着车辆纯电行驶里程更长,在拥有充电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出行成本,而另一方面,更长的纯电续航能力,也能让增程式混动车型满足政策的需要,从而获得牌照与指标方面的优势。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早在 2017 年,上汽通用别克就在中国市场推出了 Velite 5 这台车,这台车采用的正是增程式混动的结构,在那个电池成本还是天价的年代,仅搭载一块 18kWh 电池的 Velite 5,官方定价却要高达 26.58 万元。即便是正值上海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的时代,这台堪称是" 国内增程式混动第一车 "的 Velite 5 也是无人问津,最终只能黯淡停产。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如此精妙的设计,却被一个 " 发电机 " 所打败

对于许多辛辛苦苦建立了技术优势的传统车企来说,增程式混动的兴起,更多是乘上了政策以及电池成本下降的春风,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原理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所以他们对于 " 走了捷径 " 的增程式混动普遍都持反感的态度。

消费者只需看重体验

不过,大家作为消费者,其实真的需要对什么技术、原理或者说行业发展过度关注吗?如果你是一个心怀崇高理想,想要用钱包支持人类汽车发展的人的话,那你确实可以选择支持你认为值得支持的技术路线。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消费,仅仅是想买一台能让家人和自己用起来舒服的车,那我觉得你大可不必关注太多在实际体验以外的东西。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对于使用者而言,无论是你买的车是传统的 PHEV 又或者是增程式混动车型,你都是要为车子加油或者充电的,我们只要选择开起来顺手、坐起来舒服、用起来省钱的那一台就是了。至于发动机舱下面那台是 " 发动机 " 还是 " 发电机 ",真的重要吗?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今日话题

这波你站谁?

欢迎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杨天庆,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26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