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将至,立秋是啥意思?顺秋、反秋、秋包伏和伏包秋又是啥意思?

夏星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有不少人也常把它错误的理解为“立秋”就是秋天到了,认为立秋到了,秋季就来了。“立秋”节气到了,但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其标识着孟秋时节即将开始。古人认为立秋就是秋季的开始,但是现代气象学上对于秋天到来是有着不一样的标准,采用的是“候平均温度”,如果当地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都是在22℃以下,这样才算是秋天正式到来了。

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在各地的气候也有所差别,因此各地进入秋天时间早晚也有所不同。在立秋的时候,国内大部分地区其实还是处于夏暑的,尤其是在南方地区这个时候还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算是立秋了,也还会热上差不多一个月,因为“秋后还有一伏”。并且还可能会出现“秋老虎” 天气。不过,立秋到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了,尤其是在立秋这天下雨了,那后面的天气就会比较凉爽,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

关于立秋,经常听到有人说“顺秋”、“反秋”、“秋包伏”和“伏包秋”,那何为顺秋?所谓“顺秋”,其指的是在立秋这天,如果出现了降雨天气,哪怕所将的雨水很少,在这样的天气立秋了,那就是顺秋。因为古人认为秋天应该是凉爽的,而下雨就是最有效的降温消暑的方式。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随着降雨天气的到来,不仅可以缓解旱情,而且还能降低暑热天气,所用立秋这天下雨就叫顺秋,并且在这样的年份,秋季都是比较凉爽的。

既然理解了顺秋,那反秋就很好理解了。如果在立秋这天是大晴天,没有下雨,天气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炎热,那么这一年立秋就是反秋,有些地方也叫它“空秋”。农民朋友其实不太喜欢“反秋”的,因为反秋往往给人们带来的感觉是非常的炎热,并且后面的雨水也很少。如果雨水少,那就表示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还有看会出现秋老虎。这样不仅人酷暑难耐,而且对于作物的生长也不利。因为“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等等。

最后再来看看“秋包伏”和“伏包秋”。这个是把立秋和三伏联系到一起了。农谚说“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意思是说冬至节气这天就开始数九了,而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就进入伏天了,而立秋以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而“秋包伏”就是说立秋以后才出现庚日,也就是立秋以后才进入三伏。而“伏包秋”则是指立秋和进入末伏是同一天,即立秋这天和庚日重合了。一般都是秋包伏的天气,很少出现伏包秋。在1990年到2020年的30年里,仅出现了4次“伏包秋”。

在民间还有着“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的说法,其实这句话也不一定有道理的,具体立秋以后天气热不热,会不会出现秋老虎,主要还是取决于雨水的多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高语罕,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04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