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到,农村俗语“秋后一伏热死人”是啥意思?末伏比中伏还热吗?

爱生活的丸子

摘要:末伏到,农谚“秋后一伏热死人”是啥意思?末伏比中伏还热吗?

文/农夫也疯狂

立秋过去已经有几天了,农谚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在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头伏了,而立秋以后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剩下的时间就是中伏了。其中多数年份中伏是20天,少数年份中伏是10天。今年从7月12日进入初伏,现在过去快一个月了。8月11日就要进入三伏中的最后一伏——末伏了。而在民间有农谚“秋后一伏热死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末伏比中伏还要热吗?

末伏到,农村俗语“秋后一伏热死人”是啥意思?末伏比中伏还热吗?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立秋以后还有一伏,也就是末伏,并且末伏的天气依然还会比较热。古人用“热死人”不过是夸张的说法,就是为了突出立秋后并不会马上凉爽了,依然还会很热,要注防晒避免中暑。那中伏和末伏哪个更热呢?

老辈人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思是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在冬至过后的第19-27天,而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在三伏天。其中在三伏天又数中伏是最热的,由此可见,中伏是要比末伏更热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末伏到,农村俗语“秋后一伏热死人”是啥意思?末伏比中伏还热吗?

在夏至的时候,太阳垂直照射地面,在天上的位置是最高的。理论上这一天是最热的,但是却并不是这样的。这个就和一天中在中午十二点钟的时候太阳是最高的,可却并不是最热的,要到下午两点钟左右的时候才是最热的。而三伏天要比夏至更热,也是这个道理的。

末伏到,农村俗语“秋后一伏热死人”是啥意思?末伏比中伏还热吗?

在三伏天中,中伏是最热的,这是因为进入伏天以后,地表温度逐渐升高了,并且地表每天从太阳吸收的热量也比较多,可是散发出来的热量却少。所以地表层每天都会有热量积累,并且是一天比一天多,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热。而到了中伏的时候,地表积累的热量达到了最大值,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加上在夏季的时候雨水比较多,空气湿度也大,而水的热容量要比空气的要大得多,这样就在夏季的时候,天气不仅很热,而且还很闷,就像一个大蒸笼一样,因此三伏天也被称之为“桑拿”天。

末伏到,农村俗语“秋后一伏热死人”是啥意思?末伏比中伏还热吗?

中伏和末伏相比,在中伏的时候气候的特点是不仅很“热”,而且还是以“湿热”天气为主。可是到了末伏,都是在立秋以后了。每年到了立秋以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也仅仅是在白天热,尤其是中午热上一阵子。到了晚上和早上,气温还是比较凉爽的。

末伏到,农村俗语“秋后一伏热死人”是啥意思?末伏比中伏还热吗?

今年的末伏就要到了,但是因为台风利奇马得到来,其不仅带来了雨水,而且还带来了降温。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在立秋以后下雨,这样利于降温,因此今年的末伏期间并不会太热的,相信不久就会过去了。但是在出伏以后,还有可能会出现“秋老虎”天气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陈树湘,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1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