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叫钢笔书法吗?

青青

这是行草书写的一句诗,最多也就算是硬笔字吧,说书法的话,真的差的太多了,下面分析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这能叫钢笔书法吗?

缺乏行气,字与字之间没有呼应

虽然作者写的是行草书,但是严重缺乏行气,字与字之间缺乏有效的笔势的呼应。起首“梅花”两字是有呼应的,笔势是连贯的。但是下面的就几乎没有什么呼应了,例如“带”最后一笔是竖,但是竖写完了是向左上回笔了,笔势跟下面的字就断开了。其它还有:柳、和、烟等字也是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一些单字之中的笔画之间的笔势,也缺乏联系,例如“烟”字,左边的“火”字旁,最后一笔向右上挑出,方向应该是右边偏旁的起笔位置,而这位作者方向则是右边偏旁的中部,这样作业两边就没有呼应了。

笔画生硬,缺少使转

行草书最关键的是使转,而这位作者写的却是很多转折的地方非常的生硬,例如图中红笔勾出的地方,有很尖的尖角,这是行草书中不能允许的笔法。

因此,也可言看出作者的功底还是差的太远了。或者说,至少在硬笔这块没有用过心。还有就是有些字的结体不够漂亮,例如“柳”字,右边部分就太靠下了,很难看。

行草书的写法不够讲究

如果这个字条就是日常随手的记录来说,是够的,也不用讲究那么多。可是如果上升到硬笔书法的高度来说,确实很多字的写法不太讲究。

例如起首的第一个字“梅”,笔顺点画是都对的,但看起来不舒服,古人字帖上也很少看到这种写法的。上图是我找出的启功先生写的“梅”字,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看看两字的差别。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是硬笔,但是线条粗细大小也太缺少变化了吧。全部是一样的线条书写,缺少变化。而行草书最讲究的其实是书写节奏的变化,线条一样粗细就不能给人节奏感,这是很大的问题。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互相学习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陈树湘,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5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