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资料(「草木情缘」竹之绿)

夏星
晨风拂过,竹林便轻轻摇曳,弹出有节奏的鸣响,就像美妙的乐音悠悠飘起。白昼里,竹子挺拔屹立,风姿绰约,不知迷倒多少矮草和藤条,就连漂亮的小鸟也飞入竹林穿梭,叽叽喳喳地唱着歌,给幽静的竹林增添了几分欢悦。

故乡的老屋后,有一大片竹林。我常常到竹林里玩耍,几乎每天都要到竹林去转转。时辰不一,竹林中景色亦各不相同。

若是清晨去,竹叶上挂满晶莹的露珠,穿行竹林中,手拨竹竿,它们便“簌簌”落下,如降阵雨,淋在身上,清凉得像深山幽谷的溪水。露气湿重,整个竹园如泡在一个巨大的茶杯里。时有晨风拂过,竹林便轻轻摇曳,弹出有节奏的鸣响,就像美妙的乐音悠悠飘起。

「草木情缘」竹之绿

配图来自网络,下同

白昼里竹子挺拔屹立,风姿绰约,不知迷倒多少矮草和藤条,就连漂亮的小鸟也飞入竹林穿梭,叽叽喳喳地唱着歌,给幽静的竹林增添了几分欢悦。那一根根竹子上也有不少的伤痕。我常站在竹下与那竹竿比着高低,然后平着头划上一个记号,过几天再来划一刀,看自己长高了多少。也有小伙伴把自己的名字用小刀刻上去,竹子不断地长粗长大,那刻在上面的名字也跟着长大。若干年后如果有人从竹林里砍回竹子,看到那竹竿上像伤痕的字迹,或许会想起这竹林曾带来的童年的欢乐。

而黄昏中的竹林又别有一番景致,夕阳的光辉被密密的竹枝筛割成无数的金色碎片,斑驳地印在翠绿的竹竿上,使得竹林一半瑟瑟一半青。在竹枝缝隙的深处,不时有精致的鸟巢闪现。

夜幕低垂,有鸟在竹林上空盘旋,那是夜归的鸟在寻找巢穴。月牙出来,一簇簇竹梢荡漾在如水的月色里,鸟儿又从竹林中飞了出来,像是信使要飞到月宫里去报告人间的事情。竹子头顶一轮明月,静谧之中如思考的哲人一般。

《诗经》中直接提及竹的诗歌有许多。比如《诗经·小雅·斯干》和《诗经·卫风·竹竿》等。

竹子的身上,很好地反映了儒、释、道三家交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立身向世的风骨和怡情冶性的身影。“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晋人王徽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都是让人惊讶的“竹痴”。

「草木情缘」竹之绿

人吃五谷,竹食清风,竹林是我少年时代的精神家园。竹笋生长速度奇快,存活能力极强,这些都给我以激励,让我在逆境中奋发成长,让我在顺风顺水时更能意气风发。与竹林为伴,可随时与其进行沟通,我为它低吟浅唱,它为我随风舞蹈;我给它画像,它为我遮风避雨;我把它当成亲人,说说心里话,它心意相通,摇曳回应。那时,我心里与竹一样变得通灵剔透,清新纯粹。

记得我家有一张年久的大竹床和躺椅,深红色,躺上它们的刹那,一股清凉的气息会浸入肌肤,弥漫周身。竹床一直正对着后门,后门外的竹林与竹床遥相呼应,拼出一片清凉无比的天地。炎夏中的我们,或坐或躺在竹凉床、竹躺椅上,游戏、嬉笑,或者听祖父讲古。

竹林曾是我儿时一曲动听的歌谣、一幅动人的画卷,也是我们农家的物质宝藏。竹叶可以随清风摇曳伴读,竹枝可以做笔杆,竹竿可以做笔筒;竹能变身乐器,或笛或箫;竹枝竹叶可以扎成扫帚,涤荡灰尘,扫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洁净如新;竹篾还能编筐编篓,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竹能扎成排筏,载你到千里之外……

「草木情缘」竹之绿

那年月,故乡的绿竹是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像阳光雨露,似空气水分,照耀滋养农家,如影随行。当下,虽然它已日渐式微,但却永远定格在我生命的年轮里。(原文刊登于2021年6月3日粮油市场报四版)

「草木情缘」竹之绿「草木情缘」竹之绿「草木情缘」竹之绿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草木情缘」竹之绿「草木情缘」竹之绿「草木情缘」竹之绿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粮油市场报,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8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