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产生共振开什么感觉(汽车跑起来共振)

中关村在线

汽车一般开多少公里后会出现共振?倒霉的话新车就振,看概率。一般车辆上各种零件在设计的时候都会避开共振频率,大多数刚性材质的部分全寿命周期都不会有共振。容易导致震动的是各种橡胶悬置件。第一,车辆大部分振动都靠这些零件来缓冲;第二,橡胶件存在老化问题,随着时间流逝会改变状态,越来越硬。设计差的新车都会轻微共振,设计好的用几年之后也会抖,设计非常好的,橡胶的全寿命周期都能避开共振。不过绝大部分车都是前两种

来自优质汽车领域网友“东拉西车”对汽车一般开多少公里后会出现共振?的观点:

这个问题很难有准确回答,不过我们可以就一般情况聊聊看。

通常来说,汽车控制低频共振比控制高配共振效果好。

为什么这么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 抑制发动机的共振频率是研发中的重中之重;

2. 通过各种止振手段,可以减少低频共振。

关于第一个,是因为发动机与车身直接相连,是除底盘这部分最大的振动激励源,为此工程师会尽量降低发动机振动对车身的影响。

而发动机的振动频率通常维持在低频段,只要装配没问题,基本在30Hz上下。基于此,汽车上的很多零部件会要求避开30Hz共振点,特别是相对容易受到影响的内饰件,都会以这个数据作为参考。

关于第二个,像止振片、减震胶等,都能一定程度上帮助消除低频共振。

至于高配共振,通常来说是很难被抑制的,对车身及底盘设计来说,除了通过控制好装配精度避免不必要的干涉振动外,只能通过提高刚度的办法来改善。

像题主提到的开到多少公里会出现共振,一般就是指高频共振。这就要看这辆车的刚性水平是怎么样了,延伸下来比如底盘的刚性好不好,车玻璃装配精度怎么样(这里很容易出现高频噪音)等等。

通常来说,一般车速自120km/h开始,往上容易出现共振。除了车速高,车轮容易受到地面的影响大之外,还与设计师的设计倾向有关,毕竟国内法规是不允许车速超过120km/h的,所以在这个车速之上出现共振能够理解。

如果说车速在很低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共振,通常就是哪里出现了松动或者有裂纹出现,这时候就要小心了,最好找专业人员检查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癸亥之夕,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7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