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的禁区(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什么是禁区)

中关村在线

为什么有人说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就这么说吧,入侵我国19省的贪夜蛾,在亚马逊只能扮演“口粮”的角色,像在澳大利亚不断肆虐的海蟾蜍,也只是亚马逊雨林的“路人甲”。

整个亚马逊雨林占地面积高达550万平方公里,是法国国土面积的整整10倍。(不含海外领地)其中大约有14003种植物,超过10万种动物!

曾有科学家说过“普通人误入亚马逊雨林,都活不过3小时”,这句话虽然不太严谨,但足以从侧面说明亚马逊雨林的恐怖,下面就仔细来瞧一瞧,亚马逊雨林有多么恐怖!

“绿色地狱”

进入雨林后,首当其冲的就是“绿色地狱”,亚马逊雨林的植被极其茂密,各种参天大树拔地而起,99%的阳光都会被植被遮挡在外面。

里面简直就是一个漆黑的“天然迷宫”,过不了半小时,整个人就会陷入压抑,再加上四周密密麻麻的植被,在人类恐惧的心理状态下,真的就像“绿色地狱”一般。

即便有救援飞机从你上方飞过,你的声音也几乎传不到救援队耳中,除非站在空旷处用石头、颜色鲜艳的东西摆出求救信号。

到了晚上,四周潮湿的环境让你感觉就在“水牢”中一般,再加上夜晚氧气量的减少,人体很容易就会变得昏昏沉沉,甚至出现幻觉!

狂风暴雨

亚马逊的雨季高峰在10月到次年5月,暴雨犹如天河般不断倾泻而下,湍急的水流很容易升级成凶猛的洪水,所过之处,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的来形容。

一旦遇上暴雨,就得赶紧寻找避雨处,如果遇上洪灾,还得往高处躲,稍有不慎就会感冒,连带着全身免疫力下降,雨林中各种病原体就会趁虚而入,比如肺炎等等。

各种疾病

潮湿的雨林环境,就是各种病毒、细菌的温床,在雨林中饮入的水,哪怕经过净化,也有可能存在某些细菌、微生物,如果不小心感染,接下来就是上吐下泻、虚脱乏力。

此外,昆虫也会携带疾病,例如疟疾和黄热病,一旦感染,如果不及时就医,很容易一命呼呜。

当年欧洲人初入南美洲,就差点被疟疾搞得全军覆没,而雨林中也不止疟疾和黄热病,这些疾病的传播桥梁,大多为蚊子,简直防不胜防。

各种丛林猛兽

1.箭毒蛙

进入雨林后可能会遇到箭毒蛙,你可千万别被它绚丽的外表所欺骗,虽然体型只有几厘米,但它体内的毒素,可以轻松杀死2万多只老鼠,就算放倒10个成年人也是绰绰有余。

2.子弹蚁

当我们走累了,坐在树边休息时,可能还会遭遇子弹蚁的“毒手”,这种蚂蚁是全球毒性最强生物之一,大多生活在树基处。

贾斯汀·施密特(美国昆虫学家)就曾亲自体验过150多种昆虫的叮咬,最后认为子弹蚁是top.1。

被子弹蚁咬到,到底有多疼痛?

其实从名字就能看出,据传当子弹蚁的毒素进入人体后,那种感觉就宛如被子弹击中一般,而且这种疼痛会持续24小时,在此期间不会减弱……

3.美洲豹

在雨林中行走,还要时刻注意美洲豹这种顶级掠食者,它们的体重一般在50~160kg之间,最高咬合力高达1250磅。

作为猫科动物的美洲豹,拥有迅捷的速度以及猛烈的攻击,一旦遇上美洲豹,如果没有兵器,只能含恨而终了……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陆地这么危险,而且难以辨别方向,那就走水路!

我只想说,河流的危险程度,堪称“地狱级”!

4.凯门鳄

凯门鳄在饥饿状态下,即便面对从未见过的生物,它也会冲上去撕咬,它们的体型通常在1.2~2.5米之间。

一旦遇到,普通武器根本破不了凯门鳄的表层防御,倘若被凯门鳄咬到,庞大的力量会不断把人体拉入水中,然后通过“死亡翻滚”来制服猎物。

5.亚马逊森蚺

亚马逊森蚺只要一出场,就自带“恐惧光环”,最长可达6米,体重高达200~250公斤,成年后的森蚺在亚马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如果咱们被森蚺注意到,基本上都是逃不掉的,这家伙实力太强,凯门鳄也不被它放在眼里。

6.牙签鱼

这种鱼体型很小,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它的存在,但它的杀伤力,却让各类生物闻风丧胆!

因为这种鱼会想方设法钻入生物体内,甚至从生殖器官中进入,一旦咱们被牙签鱼惦记上,只能通过手术将其取出,否则体内组织会被牙签鱼不断破坏,最终走向死亡……

7.食人鱼

2015年,秘鲁一男孩意外掉入亚马逊雨林某条河流中,粗心大意的家人并未第一时间发现,直到水面出现血色才反应过来,可就在这几分钟内,小男孩身体大部分地方已经被食人鱼啃食殆尽。

它们尖利的三角状牙齿,很容易刺穿表层皮肤组织,再加上又是群居生物,几十条、上百条食人鱼一同啃食,谁受得了!

不过站在科学角度讲,食人鱼生性胆小,很少主动攻击,如果长期被人类投放食物,又处于极度饥饿状态,是有可能将落水儿童误认为食物的。

8.电鳗

电鳗善于隐藏,但你可别以为它是个弱者。

电鳗最高每秒可放电50次,整个电流可维持10~15秒,它可以释放600~800伏特的电量,一次电死30~50条食人鱼更是基础操作。

如果人体遭受电鳗的攻击,基本上会进入休克,落水后只能溺水而亡。

9.自爆树(响盒子)

除了河流中的恐怖生物之外,亚马逊雨林中还有一种杀伤力较大的树木,名为“自爆树”。

这种树的躯干上布满着深棕色的尖刺,一旦到了成熟期,这些尖刺并不会自然脱落,而是通过“爆炸”的方式,高速发射到其他地方。

如果被自爆树的种子击中,可以说非死即伤……

以上这些物种,或许还只是亚马逊雨林的冰山一角!

来自人类的威胁

1.原始部落

亚马逊深处仍然生活着很多原始部落,甚至不乏食人族,这些人整天游走在雨林中捕猎,可以说,他们的身上,保留着最原始的兽性。

因为跟外界没有沟通,导致这些人极度排外,如果遇到“仇恨值爆表”的部落,可能真的就没命出去了。

2.毒贩

亚马逊就是因为太危险,慢慢就变成了毒贩的避难所,甚至他们还建立了小型根据地。

久而久之,毒贩组织逐渐兴起了“占山为王”的行为,他们除了贩毒之外,还干些抢劫的不法勾当,完事后再躲进雨林中。

如果被陌生人发现,以他们心狠手辣的性格,再加上热武器,很难有人能逃出来!

所以,亚马逊雨林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危机,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生人勿进”!

你觉得呢?

——END——

来自优质生活领域网友“科学船坞”对为什么有人说亚马逊雨林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的观点:

亚马逊雨林看起来是绿色天堂,实则是“人类禁区”,到底有多恐怖?

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占地550万平方公里,横跨9个国家,占全球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又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亚马逊雨林大半位于巴西,这里降水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从空中看雨林,这里郁郁葱葱,翠绿一片,而身处于雨林之中的话,则完全是另外的景象,由于高大的林木遮挡了阳光,显得很暗。

亚马逊雨林——动物王国

在亚马逊雨林中生活着许多珍稀的动物,比如美洲豹、凯门鳄、大食蚁兽、海牛、貘、水豚、金刚鹦鹉、赤秃猴等,它们生存在一望无际的原始热带雨林中,深入亚马逊雨林,可以领略到雨林生态的独特魅力。

亚马逊雨林——植物王国

这里大部分都被植物覆盖,有生态学家做过估计,通过对1170个样本地的几百万棵树木进行分析,生态学家估计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共有近400亿棵树木。除了树木之外,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植物学家认为,在亚马逊雨林中有不下于五万种植物,到目前为止,仅有一半得到了科学鉴定。

雨林中的树木通常都很高大挺拔,这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生长,而处在它们枝叶之下的那些植物们,错综复杂,覆盖着地面。在雨林中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藤本植物,它们形态多变,有的相互缠绕,有的缠成一团,仿佛随时都能“活”过来一般,令人毛骨悚然,心里一寒,好像自己正处在电影里的奇幻王国中一样。

光有绿色还是不好看的,五颜六色的雨林附生植物登场了。在亚马逊雨林中,附生植物生长在树木枝干与枝叶之上,顾名思义,附生植物就是附着生长,它不吸取树木的营养成分,它本身可以光合作用,利用雨水、空气中的水汽以及少量的腐殖质生存,之所以附生植物攀附在高大的树木之上,是因为可以获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它与寄生植物是有根本区别的。在亚马逊雨林中,最普遍的附生植物是凤梨科、天南星科、兰科这几种。它们的花朵争奇斗艳,俨然空中花园的景象。

如果身处亚马逊雨林之中,你一定会迷恋其中,然而越是美丽的景色中越是潜伏着危险。

热带雨林中独特的闷热潮湿的环境是蛇类的天堂,其中不乏体型巨大的蛇,比如亚马逊森蚺,亚马逊森蚺号称世界上最重的蛇,最重可以达到225公斤,体长最长可以达到十米,一般情况下的森蚺体长只在五米左右,尽管如此,在人类面前,它们仍然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亚马逊森蚺喜水,常在夜间活动,也可以在大白天看到它们在岸边晒太阳。

在陆地上还潜伏着各种各样的毒蛇。

亚马逊巨蝮,是亚马逊雨林中体型较大的毒蛇了,喜欢潜伏在潮湿的灌木丛中,如果被咬伤,极具危险性。

除此之外,还有蝰蛇、矛头蝮、珊蝴蛇等几十种上百种毒蛇,可以说是到处都潜伏着危险。

陆地上不光只有毒蛇,还有毒蜘蛛、箭毒蛙、各种各样的毒虫、毒蝎子等等,甚至连有些蚂蚁都是有剧毒的,比如子弹蚁,可别小瞧这个子弹蚁,子弹蚁曾被评为“全球十大毒性最强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

其实,雨林中闷热潮湿的环境有这些毒虫并不奇怪,只是感觉在这种美丽的雨林中有这些毒物,不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打起了冷颤。

所以,在去亚马逊雨林探险之前,首先要准备一本探险指南,因为当你一旦踏上了这片土地,雨林中成千上万种毒物都可能是威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苏澈的自留地,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