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

机器之心

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目前,俄罗斯建造两栖舰的手艺很低。例如著名的11711型大型登陆舰“伊万·格伦”号,该舰航速18节,长120米,排水5000吨(比中国老旧的072坦克登陆舰稍小一点点),能够装载13辆60吨的重型坦克,或者36辆两栖装甲登陆车辆,甲板上配备1门76毫米舰炮,舰尾的甲板可搭载1架卡-29直升机。该舰于1998年开始设计,2004年开工建建,2012年在加里宁格勒下水,期间三次修改建造方案,到2015年初,俄海军再次推迟交付,直到2018年,该舰才正式服役,从开工到服役,历时14年。

由于综合了航母和登陆舰的要求,两栖攻击舰的建造技术极为复杂,并不是所有强国都有能力建造,例如俄罗斯就不行。

2011年6月,俄罗斯与法国签署了购买两艘“西北风”的天价军贸合同,合同总价高达18亿美元,单价9亿美元。为什么说天价呢,因为相当贵,按照俄法两国的采购合同,法国造船商的利润快赶上毒品贩子了,法国自用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造价仅为2亿欧元,折合2.6亿美元。而且这18亿美元仅为造舰合同,不包括气垫艇等两栖战舰必须的配套装备。

向来只占便宜从不吃亏、啃骨头不吐渣的俄国人,为何甘当冤大头。原因有三个,一是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正在锐意军事改革,青睐西方技术,大力倡导进口西式武器改良俄军日益旧的武器装备体系。二是俄罗斯海军迫切要求,从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海军无任何大型两栖舰艇服役,海军步兵部队现有舰艇均为苏联时期的老旧登陆舰,早已不堪使用。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和2014年克里米亚回归,这些问题暴露严重,促使俄海军下定决心淘汰老旧,采购最先进登陆舰艇,决心大到饥不择食,进口也行。三是苏联解体后,设计和制造大型两栖舰艇的机构、造船厂和配套企业,多留在乌克兰,实际上,俄罗斯本身并没有设计建造现代化大型两栖攻击舰的经验,俄罗斯如果想短时间占领这个领域,需要从头做起,做一系列工业配套的调整,需要上马大量配套项目,再加上两栖舰艇的建造数量比较少,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于是才有购买法国两栖舰的决心。然后,到了2014年,由于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内战,西方制裁俄罗斯,法国拒绝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现在,这艘西北风归了埃及。

对比一下中国,依靠基础和规模都雄厚无比的造船工业实力,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普通坦克登陆舰到大型综合登陆舰的飞跃,陆续装备3艘船坞登陆舰,正在建造直升机两栖登陆舰,而且气垫登陆艇等配套装备完全自主研发。可以说在两栖舰船领域,中国完胜俄罗斯。

来自优质生活领域网友“魂舞大漠”对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的观点:

2014年购买的法制“西北风”要交付时,俄声称要将其部署太平洋舰队,引起世间莫大动静,可见他并非不需要两栖攻击舰,只是要自个造的话,依其当时军工实力,着实有点费劲。

4艘“西北风”,因遭遇乌克兰危机,最终不了了之,之后俄罗斯两次曾计划建造类似的舰只,可惜都因技术实力的原因,均胎死腹中,可见两栖攻击舰并不好摆弄。

作为苏联造船遗产最重要的继承者,人才流失严重,各大船厂几十年技术停滞不前,更难说创新,想建造一艘现代化的大型舰船,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不然就不会花大钱求助于法兰西了呢。

2011年与法国签订4艘“西北风”的时候,英国人笑了,那么现在,轮到了大不列颠自己,也要求助于法兰西了。

外购既失败,在与法国合作过程中,俄罗斯基本弄清了2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思路与结构,第一次的计划是2025前建造两艘2.5万吨的“激浪”级,比2.1万的“西北风”略大些,理想虽丰满现实太骨感,但因经济不能支持而做罢。

第二次,也就是今年亮出的模型,也在2.4万吨左右,大致的参数与“激浪”并无根本不同,按其设计可搭载16架卡-52攻击直升机,以及多架卡-27系列直升机,500名伞兵,50辆装甲车,还有正在研发中的高速登陆艇等。以其给定参数分析,具备均衡装载的概念,不谓是一型成功的设计,可是工程力量能不能达得到,有多大的资金窗口等,到底还是一个未知数。

网上传的段子,不如与中国合作云尔,说是说,倒不失为一件快捷打造途径。

俄罗斯可以改造一艘4万吨的航母,毕竟还保留有当年图纸,然两栖攻击舰,毕竟第一次造;如果人才不是流失得那么厉害,仅靠自己力量攻关也没问题,可是现在不是当年,加之建设资金不给力,实在难上加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科罗廖夫,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9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