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是什么意思(存款准备金下降意味着什么?)

四川小唐

存款准备金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那么存款准备金下降意味着什么?

一、什么是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通常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按央行的比例存放,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在央行任意比例存放的资金。

二、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必须缴纳一定比率的准备金的规定。它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可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进而控制货币供应量。在基础货币供应量一定的情况下,准备金比率越高,银行吸收存款中用于创造派生存款的数量就越少,货币乘数也就越小,货币供应量也越少; 反之,货币供应量越多。当中央银行需要收缩信用规模时,就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反之,就降低该比率。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比较,它属于灵活性小、强度大、波及面广,对银行的自主经营权影响较大,因此,不宜频繁使用。

三、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意味着什么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在央行存储的准备金就可以减少,那么,可以放贷的资金就增多,通常存贷款利率也会降低,这是在经济比较宽松的时候采取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也会通过降低存贷款利率来刺激贷款,刺激经济增长。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今后向市内银行申办个人房贷、个人消费贷款等,在同等条件下可能更容易。

四、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存款准备金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以上是金投银行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存款准备金下降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更多银行知识请关注金投银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金投网,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2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