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68年起,秦国先后出兵攻占魏国怀(河南武陟西)、邢丘(河南温县附近),迫使魏国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先后攻取了陉(河南济源西北)、高平(河南济源西南)、少曲(河南济源西)等地。
前265年,秦伐韩,取少曲(河南济源市东北少水弯曲处)、高平(山西高平市)。
前264年,秦攻取韩国陉(山西曲沃东北)。
前263年,秦攻取韩太行山以南的南阳地,企图截断韩的上党与本土的联系。
前262年,秦昭襄王命白起进攻韩国,攻占野王(河南沁阳),切断上党(山西长治东南)通往韩都新郑(河南新郑)的道路。韩欲献上党与秦求和,但上党郡守冯亭则以上党与赵,联赵抗秦。赵孝成王接受,遣老将廉颇率军守长平(山西高平西北)以拒秦。秦命白起、王龁率军进攻,廉颇坚壁固守,双方相持达三年之久。
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以便镇抚上党之民。
前260年四月,王龁攻赵,赵孝成王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
前260年春夏间,廉颇在空仓岭一线布防,王龁率军于沁河沿线准备突击。
前260年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前260年七月,赵国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西垒壁完全陷落,赵军退守丹河,秦赵隔河相峙。赵军固守有利地形,以丹河为依托,全力加固丹河防线。此后,“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前260年七月,秦赵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赵国粮粟短缺难以继续支持战争,秦昭王与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赵孝成王听信反间谣言以擅长进攻的赵括取代善守的廉颇,意图速战速决,秦昭王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龁为副将。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
前260年八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前260年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45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长平之战后,赵国从此由强转弱。
前260年11月,苏代受赵韩两国之托赴秦游说,秦相范雎出于维护自身地位与牵制白起的考虑,向秦昭王建议有条件地同赵韩两国议和。秦王准议,遂与赵韩两国全线停战。白起自然对范雎的罢兵休整之议大为不满,将相开始不合。
前259年,长平之战后,白起欲乘胜进围赵都邯郸,攻灭赵国。应侯范睢妒忌白起功劳,以秦军疲劳应休整为由,建议韩国割让垣雍(河南原阳县)、赵国割让六城请和,秦昭襄王同意。赵孝成王准备按和约割让六城时,大臣虞卿认为割地与秦,秦势更强,赵“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如此赵将灭亡。虞卿建议以六城赂齐国,联齐抗秦。赵孝成王用其谋,派虞卿东见齐王建,商讨合纵抗秦计划,并借魏国使者来赵连络合纵之机,与魏订立盟约。同时将灵丘(山西灵丘县)封给楚相春申君黄歇,结好楚国,并对韩、燕亦极力交好。在国内则积极发展生产,重整军备,进行抗秦准备。
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见赵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军十万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王陵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秦国增兵十万支援王陵,秦军五校(每“校”8000—10000人)阵亡,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称病推辞。秦昭襄王改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增兵十万继续围攻邯郸。秦军死伤过半,仍不能下。范睢于是举荐郑安平为将,率军五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加强对赵的进攻。邯郸城内粮食耗尽,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
前258年,平原君赵胜奉命出使楚国,毛遂自荐说服楚考烈王出兵十万救赵。
前257年,魏安僖王派晋鄙率军十万救赵,秦昭襄王派人威胁魏安僖王说:“诸侯中有敢于救赵者,败赵后首先攻先救赵者”。魏安僖王恐惧,命晋鄙大军暂停于邺(河北临漳县西南)观望。魏信陵君魏无忌依靠魏安僖王宠妃如姬盗得虎符,带勇士朱亥杀晋鄙,夺其兵权,并挑选八万精兵进击秦军。这就是“窃符救赵”。楚春申君黄歇亦率军救赵。秦军作战失利,秦昭襄王又令白起领兵攻赵。白起始终托病不出。秦昭襄王罢其官爵,白起被迫在杜邮(西安西北)自杀。魏楚援军到来之前,赵胜招募3000敢死队,命李谈率领进击秦军,击退秦军30里,李谈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山西侯马市北),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山西西南地区),秦军复败,退回河西(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此时韩国也加入合纵攻秦,赵、魏、楚、韩先后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
前257年12月,魏国信陵君指挥楚魏联军,对秦军发动强大攻势。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被赵军重重围困的两万秦军被迫投降。三国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土地,秦兵死伤大半,丢失了6年以来所侵占的全部领土。从长平大战到邯郸之战,赵国先输后赢,但都城邯郸仅以城免;秦国先胜后败,但超级大国独霸天下的格局已成。随后,战国进入为期20年的相对和平或休战年代。
邯郸之战严重地消耗了秦国实力,造成秦国军队近三十万人伤亡,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邯郸之战是战国时期东方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破产。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为统一六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前251年,燕发兵攻赵,廉颇攻燕军,诛其相栗腹,乐乘被俘,乐乘弃燕归赵,赵国封乐乘为武襄君。
前250年,乐乘、廉颇为赵围燕,燕国重礼求和。
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攻乐乘,乐乘离开,廉颇流亡魏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