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血流漂杵,赤地千里

浮光掠影知识网SEO专员

  ​《尚书·武成》记载:武王伐商,血流漂杵,赤地千里。

  当时周和诸侯共计约40万人,殷商一方越70万人。诸侯一方为各部落邦国精锐部队,而商纣王多次出兵征讨外夷,军队耗损严重,70余万人中以平民为主要力量,可以称之为“乌合之众”。可以从《尚书》记载中知道,这几乎可能是一场一边倒的大屠杀。这就为日后商遗民对周极度具有反叛精神的重要理由。

牧野之战:血流漂杵,赤地千里

  战争里,周组成堂堂之阵,仪式化的和商进行了这么一场战争,这给中国后来很多战争立下了范本,比西方的战争绅士规则什么的都要早。

  周当日进入王城,对纣王和其家人进行报复,武王亲自把纣王烧焦的身体上连射三箭,有亲自用黄钺砍下纣王和两位爱妾的头颅,将纣王的头颅挂在大旗上。不知道为啥子掠待尸体都要精密计划,搞得如此仪式化。在这同时,周屠杀了商王族的全部嫡系人口,殷商大臣,以及追随王权的诸侯国国君。然后三天庆典之后,搞大规模的祭天献俘献鼎,之后进入殷商太庙祭奠,告诫老百姓别造反,然后带着大量的俘虏回到镐京继续搞献俘礼,将之前没有屠杀的人继续仪式化的屠杀掉,据记载当时殷商大臣百余,诸侯国君四十,贵族战俘不计其数不可统计。

  相对于当年商汤只是把夏桀一族流放到巢湖一代,妹喜也好好得跟着去,周人的做法很残忍啊。相比祖先檀父制止族人和夷流行冲突,用感化来解决矛盾,周人在这个时候,有些虚伪了。

  战国时代的孟子对历史质疑:“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如何其流血漂杵?”这样不认实质的质疑,就科学了。儒家就在尚书中删去了《武成》篇。,

  后来为了能够让历史看上去更加符合自己的推理,就有了关于尚军中大规模奴隶倒戈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奴隶作为军队从来就没有过,而且吃不饱饭,必须严格控制的奴隶,永远不可能大规模出现在正面交锋的战争中,而且中国奴隶时代,本身奴隶的数量一直都不多。不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主体人群一直都是国人(平民)。而这个时候商民自己不去保卫自己的国家而让自己的奴隶出去完成这个事情,太可笑了。有奴隶,也只能是少数做做后勤,倒戈也不会再战争中起到什么决定作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33200.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9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