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

爱生活的丸子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在如此多的国家中,不乏强军强国,然而秦国能击败其他国家,完成大一统,可以说,当时战略家使用的“合纵连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纵”虽然让秦国不敢对外征战,但却确保了秦国的稳定发展,而“连横”更是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其余六国都是越来越弱。“合纵连横”都是顺应当时战国形势发展而出现的,对于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封赵烈侯赵籍为诸侯立国。作为战国时期最早成立的国家之一,其实力可想而知,可以说是战国后期唯一能够抵抗秦国的国家,然而,是哪场战役让赵国失去了抵抗能力,最后走向灭亡呢?这场战役就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历史上发生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场歼灭战,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为秦国的统一,除去了最大的障碍。

  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

  战争背景

  北方的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进行了彻底的军事改革。赵武灵王志向远大,眼光不凡、意志坚定、大胆地推行移风易俗,并选练精锐弩弓骑兵。赵国在六国中率先组建起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间,赵国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里。赵国君臣睦、将相和。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赵国民风骠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壮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国强卒练,故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实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制定正确的兼并战略: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连横破纵,远交近攻,外交连连得手;旌旗麾指,铁骑驰骋,军事胜利捷报频传。在100余年中,蚕食缓进,重创急攻,破三晋,败强楚,弱东齐,构成了对山东六国的战略进攻态势。在秦国的咄咄兵锋面前,韩、魏屈意奉承,南楚自顾不暇,东齐力有不逮,北燕无足轻重。只有赵国尚可与强秦进行一番周旋。

  因此,秦要统一六国,打通东进的道路,就必须与赵国展开一场大战。

  战争起因

  秦昭王中后期,他一改以往秦国传统的“连横”策略,采纳谋士范睢的“远交近攻、蚕食天下”之计,调整国家战略,将韩、魏两国作为秦国东扩的重点,先结合利诱与威慑两大手段,亲附控制韩、魏,借以威服楚、赵,从而迫使齐国亲秦,然后回过头来再消灭韩、魏,次第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逐步兼并天下。

  秦国从公元前268年起,先后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西)、邢丘(今河南温县附近),迫使魏国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先后攻取了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等地。并于公元前261年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韩国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准备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向秦求和。

  然而,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献地入秦,而是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他的用意是转移秦军锋芒,让赵、韩携手,联合抵御秦国。

  赵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受上党郡,将上党郡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引起秦国的极大不满。范睢便建议秦王出兵攻赵。秦王便于公元前262年命令秦军一部进攻韩国缑氏(今河南偃师西南),直趋荥阳,威慑韩国,同时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大军扑向赵国,攻打上党。上党赵军兵力不敌,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战争经过

  这场战争双方投入兵力近百万,对后勤和粮草物资是极大的压力。因此这场战争也是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而此时,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赵国都是弱于秦国。

  赵王闻报秦军长驱东进,赶紧兴师应战,派遣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开往长平,企图重新占据上党。公元前262年春夏间,廉颇在空仓岭一线布防,王龁率军于沁河沿线准备突击。战事是由赵国空仓岭守军同秦国前哨部队遭遇开始的,守军招架不住,秦军步步进逼。公元前262年七月,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一西垒壁(一作西长垒)完全陷落,赵军退守丹河,秦赵隔河相峙。

  战争相持了三年,秦赵两国都已不堪重负,经济将近崩溃。于是双方都谋求速战以求摆脱困境。

  秦国的战争指导者毕竟棋高一着,他们运用谋略来打开缺口,为尔后的战略进攻创造条件。一方面他们借赵国使者郑朱到秦国议和的机会,故意殷勤招待郑朱,向各国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使赵国在外交上丧失了与各国“合纵”的机会,陷于被动和孤立。另一方面,又采用离间计,派人携带财宝前赴赵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挑拔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廉颇不足畏惧,他固守防御,是出于投降秦军的目的,而秦军最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由于廉颇跟赵王缺乏交流,赵王也对廉颇固守不满,于是就把廉颇从赵军主帅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并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谏阻,任命赵括为赵军主帅。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庸人。他上任后,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赵军上下离心离德,斗志消沉。同时他还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秦国见赵国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龁为副将。白起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曾大战伊阙,斩杀韩、魏联军24万;南破楚国,入鄢、郢,焚夷陵,打得楚人失魂落魄,而只会背吟几句兵书的赵括哪里是他的对手。

  白起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具体作战部署是,以原先的第一线部队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即向预设主阵地长壁方面撤退,诱敌深入;其次,巧妙利用长壁构筑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营垒,抵挡阻遏赵军的攻势,并组织一支轻装锐勇的突击部队,待赵军被围后,主动出击,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其三,动用奇兵2.5万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穿插到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的退路,协同主阵地长壁上的秦军主力,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其四,用5千精锐骑兵插入渗透到赵军营垒的中间,牵制和监视营垒中的剩余赵军。

  公元前260年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军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等待救兵。而在秦国多年合纵连横的计谋下,赵国已经被孤立了。

  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后,亲临河内督战,把河内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兵,用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决战战。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但是最终都失败,在绝望之中,赵括亲自率精兵出战突围,也被秦军射杀。主将已死,赵军40多万疲惫士兵向秦军投降,除幼小的240人之被放回赵国报信外,其余全被白起在一夜之间残忍坑杀。

  至此,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

  战争启示

  长平大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不仅为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确立了绝对的军事优势,而且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在秦、赵两个实力相近的军事强国的对决中,赵国落败也不能算是出人意料,但败得如此之惨,却是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赵国对长平之战的性质判断失误。秦军进攻上党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扩张战争,秦国真正目的在于进攻赵国,消灭赵军主力与有生力量,为秦国灭六国扫清障碍。赵孝成王贪图眼前利益接受了上党地区,并未进行深度地谋划与布防,反而在战争之初竟被远道而来的秦军打得措手不及,丧失山西西部的地理优势;在秦国假意谈判的时候,赵孝成王又在“战”与“和”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既没有倾国死战的决心与准备,又给其他国家造成错觉,孤立了赵国,致使赵军被围,竟无一国出兵出粮救赵。相反,秦昭王在合围赵军主力后,亲往长平前线,令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前往阻击赵国援军与供给,就充分地说明了秦昭王血战到底的决心,鼓舞了国人,大幅提高了秦军的士气,为持久的战斗注入了心力。

  其次,秦国谋略适当。战役前期,为了防止其他国家救援赵国,秦昭王派遣一支秦军偏师阻挡韩、魏、楚等渡过黄河之南,并同时制造和谈假象,迷惑山东诸国,使其不敢贸然兴师救赵。战役后期,白起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灵活的作战指挥艺术,多路奇兵大范围穿插,致使急于求战的赵军身陷重围。另外,范睢施反间计,令赵国以赵括替换廉颇,确实成为了整个战役的转折点,为秦军的全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长平大战,秦国君臣将谋略战、外交战、阵地战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庙堂谋略和外交斗争为正面战场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将孙子“谋攻”妙法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33193.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4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