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长平之战

浮光掠影知识网

  长平之战过去2000多年了。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分析总结长平之战是否有必要?有必要。因为战争的一般原则没变。

  什么是战争(战役、战斗)的一般原则?即能不能打。由此生出两个问题:能打怎么办,不能打怎么办。

评长平之战

  迫于命令和时局(当时国共谈判)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林彪两次在四平失手。或者,林彪等人认为不能在四平与国军打大仗,即不能打。在不能打的情况下打了,怎么办?在不能再打下去的情况下,林彪果断及时巧妙地撤军了,因而保存了实力。

  长平之战赵方犯了两次战略性错误:

  第一次,赵方抢了秦方到嘴的肉(上党),秦方去夺,赵方保。

  这一阶段的指挥员是廉颇。在这一过程中,赵方处于被动失利的局面中,或属于相持拼消耗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廉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与秦方拼消耗。身为指挥员的廉颇,应当清楚地了解赵秦双方的国力。拼消耗赵方是拼不过秦方的。而且赵方要胜秦方也没有把握。此时的廉颇应及时向朝廷反应实际情况,建议朝廷放弃上党,保存国力。但廉颇没有这么做。难道廉颇不知道赵方拼不起消耗?

  这是赵方犯得第一次战略性错误。

  第二次,在上述情况下,赵方上至国君,下至将相参谋,没能清醒地认识战局,因而放弃上党,退出战役,保存实力,而是在错误的基础上继续犯错误,派赵括接替廉颇,企图扭转战局。赵方这么做的目的是志在必得,争一城一地的得失。

  赵括在接替廉颇之前之后,对战局的认识是很不清醒的。如果赵括对战局有清醒的认识,应当建议朝廷放弃上党,撤军保实力

  正因为赵括对战局认识不清,才接受了任务,又带了20万赵兵,去接替廉颇。

  如果赵括是一位明智的将军,他就应当认识到这场战役的性质:赵括带去的20万赵兵,加上廉颇那里的20余万赵兵,几乎是赵方全部的家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决战啊。如果秦方败了,是什么性质的败?对秦方而言,是伤筋动骨的败吗?如果赵方败了,又是什么性质的败?赵方将朝什么方向走?对此,赵括没有清醒的认识到。

  赵括上任后,秦方及时调整了战役意图,要让赵方从此一蹶不振。

  秦方调(增)兵遣将,那么大的动静赵方会不知道?赵方是怎么理解这一信息的不得而知,但从赵方也调兵遣将的动作看,赵方是押上了国运的。押上国运值不值得呢?

  假设秦方不换白起,又假设秦方败了,也伤不了秦方的筋骨,而赵方呢,即使胜了,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而且,秦方迟早还要夺取上党。如果赵方败了,而且败的不那么惨,按一半算20万,赵方也再无力与秦方相抗衡了。

  这种押国运,因小失大的决策和战役,是不是战略性错误?

  倘使赵方能够清醒的认识战局,就应当及时放弃上党,令廉颇撤军保实力。这种押国运的决策和战役,没有绝对的把握是不能干的。

  在讨论是否出兵朝鲜时,彭大将军说: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败)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他要发动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这是对战局最起码的认识。

  如今,连瑞典那样的国家都要恢复义务征兵制度了。这是对时局的一种什么认识呢?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33176.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9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