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之赵国择将问题

浮光掠影知识网

  战国九大将(或说八大将)中赵国独占了三个,分别是廉颇、赵奢、李牧,另外乐毅、田单也在赵国担任“相”,所以赵国的军事人才是相当多的,但是,乐毅死后,就在长平之战爆发前的一两年间,赵奢、田单也相继去世或离开赵国,赵国到了将军“真空”时代,正值此时,长平之战爆发了。虽然赵国良将相继去世,但战争爆发时,赵国依旧有廉颇、乐乘、李牧、赵括四大将军(而此时的秦国只有白起、王陵二将),而其中赵括是最差的,那为什么赵孝成王最终却任用了他呢?

  首先说廉颇,我们都知道廉颇很能打,那为什么赵王非要换了他呢?第一,廉颇是位平原将军,在山地作战经验不足。廉颇一生大战很多,而且少有败绩,曾以八万大破燕军四十万,杀燕将粟腹。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廉颇多与燕、齐、魏等国交战,而很少西进,我们可以看到,自邯郸伐燕齐魏,一路几乎全是平原,向北没越过燕蓟,向东向南也未渡过黄河。这些战斗廉颇几乎保持全胜的记录,哪怕是遇到秦军,也是“大破之”(《战国策》)于几(今河北大名),但是另外两次战争廉颇就不那么幸运了,先是阏与之战,赵惠文王打算派他去抵御秦军,然而廉颇却说:“道远、险、狭,难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这是《史记》记载的廉颇第一次山地之战,终因“难救”而未去救,第二次山区之战救是长平之战了,在前三个月的战斗中,赵军丢两处要垒,死一裨将和六个都尉,可见廉颇在山地作战能力也不是很突出的,而正是丢了那两处要垒最终决定赵国的失败,因为那两处要垒是攻防兼备性质的堡垒,丢失后赵军就只能退守丹河一岸,与秦军隔岸对峙。这一对峙就是三年,结果坑苦了秦国,但也拖垮了赵国。所以廉颇在平原作战能力是相当强的,但到了山地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第二,赵国朝野一片不满。长平之战仅相持半年后,赵国就没有粮食了,向齐国借齐国不借。这样又持续两年,赵国朝野就对廉颇的守极度反感,一片反对之声,这种情况下,赵王虽然坚持两年没有撤换廉颇,但大势所趋,赵王终不能不顾朝野的一致反对,尽管有蔺相如等少数人依然支持廉颇。第三,秦的反间计。廉颇的坚守最终坑的秦国承受不住了,尤其是韩魏两国渐渐异动起来,随时有可能切断秦的粮道。在这种情况下,秦就迫切要求拿掉廉颇。于是惯用伎俩反间计又开始了,他们以十年前马服君大破秦于阏与为突破口,这又正好迎合了赵国朝野,于是撤换廉颇便不可更易了。

  其次说乐乘,史书关于乐乘的记载较少,但他的军事才能却并没有因此而为湮灭。《史记》记载,长平、邯郸之战后,赵国军队只剩下不足十五万人,且不少是“其孤为壮”的少年,而燕国却有六十万大军。即使如此,他依然继廉颇之后率军攻打燕国并包围了燕都蓟,而且还率军主动“攻秦信梁军,破之”。虽然秦赵多次大战,但赵主动攻打秦国的战例却寥寥无几,何况在这种赵国几乎“无御敌之兵”的艰难情况下,还取得了胜利,这些足以表现出乐乘的军事才能。那为什么赵王不用他呢?第一,当时他可能已经投奔燕国了。《史记·乐毅列传》记载,在赵反击燕国的战斗中,赵军生擒了乐乘,但同样,在《史记·赵世家》又记载说被俘的是乐间而不是乐乘,所以当时乐乘在没在赵国,不确定。如果没在自然就不能用。第二,他的战略思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中记载阏与之战时赵王曾想用乐乘应战秦军,但乐乘“对如廉颇言”,这是史料中少有的乐乘说的话,这句话也就反映出他的战略思想,那么对“如廉颇言”,廉颇说了什么?上文记载廉颇说阏与“道远险狭,难救”。“难救”所以不就,这说明乐乘是一个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将军。长平之战,他可能认为也没把握取胜,所以不去。那么这样即使赵王想用他他也不会接受命令的。在战国时代,这种将军不听君王应战的战例很多,大多国王都不会怪罪将军。第三,赵国的实际情况不允许,那就是赵国这时候已经被拖得精疲力尽了,不允许再打持久战,而乐乘如果有把握取胜那也跟廉颇一样打持久战,这样是赵国所不允许的。总之,或者没在赵国,或者没把握取胜,或者如果有把握取胜赵国却承受不起了。这三点决定了乐乘最终没有成为长平之战赵军的统帅人选。

  再说李牧,李牧是战国四大将之一,位列仅次于白起,他打仗有三个特点:以少胜多(多在与秦、燕等国的较量中展现);以弱胜强(在野匈奴、秦的对抗中展现);大规模歼灭战(如代地“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旖”)。但是李牧的活动主要集中在赵悼襄王和赵王迁年间,主要对手是王翦,这距长平之战有二三十年时间,那么长平之战时李牧是否已经成名?关于李牧的成名之战应该就是代地杀胡(匈奴)十余万骑了,但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当中并未记载其明确年代,甚至连赵王都没说明是哪个,这一战后,李牧又一鼓作气“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那么这样一场大胜利、大拓土的战役应该在《史记·赵世家》当中有所体现,而《赵世家》中仅有赵惠文王“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这么一条对东胡作战的记载。那么这就应该是李牧的破匈奴及其一系列战争。另外,这次战斗,李牧“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鷇者十万人”共计十八万人,而当时他仅是北边守卫代雁门一代长城的将军。以赵国北部一方之力而能聚集十八万大军,这也只有在长平之战前是有可能组织起来的,所以长平之战时李牧已经成名。无论是从史料记载对比还是以史料推理,长平之战时李牧都是早已锋芒毕露。那赵王为什么不用他呢?第一,不是名门出身。这就使得推荐他的人很少。史料记载李牧的祖父被赵侯封为侯,而当时的侯(除了诸侯之外)其实基本是虚职,没什么权力。第二,官小,威望不足。李牧仅是北部边地守将,而不是“朝中重臣”。第三,李牧的战略思想。代地杀胡战之前,李牧守长城命赵军遇胡人则退守长城,不与战,赵王等认为其胆怯,于是命令他出击,可是李牧却不执行王命,终被罢官,后来赵王又起用他,他依然以守为主。这说明李牧执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战略思想,那么这就使得赵王不敢在这时候用他,万一他到了前线不执行赵王出击的战术而坚守起来,到时候再更易将军则必然导致军心就涣散,赵军就不战自溃了。这些因素促成李牧最终也没成为长平之战赵军统帅人选。

  最后说赵括。后世很多人称赵括是纸上谈兵的将军,那么赵括真是纸上谈兵吗?翻开《史记》我们来看一下长平之战的细节:“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说明赵军前后共死亡45万人,“卒四十万降武安君”说明赵军“投降”者有40万,再加上廉颇对峙时死的,赵括从开始指挥到战死时,赵军战死的也不过只有两三万人,尤其到决战后期,赵军“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而秦陵兵马俑向我们清楚地展示了赵军每前进一步所付出的沉重伤亡代价,但是在四十六天的反复冲杀中四十余万竟在没有任何遮拦的情况下面临秦军箭雨的袭击只战死两三万人,可见赵括还是采取了一定的策略的,也足以说明他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赵国的国情和年轻气盛的年龄阶段注定了他的命运,也注定了赵国的命运,同样也是因为白起毕竟是五千年来中国军事界中的最高者。更何况,赵国人难道还不如秦国人了解赵括吗?所以赵括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也有一定军事才能的,这是第一条,也是先决条件。第二,赵国沉醉于阏与之战的胜利之中。十年前的阏与之战是秦自卫鞅变法以来从未遭受过的重大损失,并暂时扼制了秦的霸权。而赵括就是阏与之战赵军统帅赵奢之子,又自幼熟读兵法,所以成为合适人选。第三,与赵国的由来有关。赵国是晋国六卿之一分离出来而建立的国家,在谣言廉颇老矣不中用的情况下,赵国统治者最急迫的就是要让赵氏子孙掌握军权,以免重蹈晋国覆辙,而当时的赵氏家族中,赵括算是佼佼者。这也成为赵孝成王最终选定赵括的重要因素。

  而正是廉颇、李牧的不用,才使得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败的如此之惨。怪不得唐人司观贞感叹道:“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注:大多数史学者认为李牧成名战在前244年前后,而如我所认为的这种说法并不在史学界占多数,故读者还请选读。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33151.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2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