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炼金术

中关村在线

  话说苏东坡年轻的时候,在凤翔(今陕西宝鸡一带)做官,凤翔有一座开元寺,寺内壁画历史悠久。苏东坡喜欢古画,歇班时没事干,经常跑去开元寺,仔细观摩墙上的画,一看就是一整天。

  有一回正看得入迷,一个老和尚踱步过来,跟苏东坡打招呼:“小院在近,能一相访否?”老衲的禅房就在附近,能请施主过去做客吗?

苏东坡的炼金术

  苏东坡欣然答应,跟老僧去了禅房。宾主落座,老和尚开门见山:“贫僧平生好药术,有一方,能以丹砂化淡金为精金。老僧当传人,而患无可传者,知公可传,故欲一见。”贫僧一辈子研究炼金术,已经研究出一个秘方:用丹砂作为催化剂,能把纯度低的黄金变成纯度高的黄金。现在贫僧年纪大了,不能把这个秘方带到坟墓里去,今天见施主是有缘之人,您要想学的话,我可以传给你。

  苏东坡婉言谢绝:“吾不好此术,虽得之,将不能为。”我不喜欢这种玩意儿,你就是传给了我,我也不愿使用它。言外之意,自己风格高尚,不喜欢钱,有朝廷俸禄养着,足以度日,用不着靠化学发财。

  老和尚欣然道:“此方知而不可为,公若不为,正当传矣。”那太好了,我这门绝技就是要传给不爱财的人,你不爱财,正是我的传人。

  于是乎,苏东坡从老和尚那里学到了将低纯度黄金变成高纯度黄金的秘笈。

  说是秘笈,其实也不复杂。按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原文记载:“每淡金一两,视其分数不足一分,试以丹砂一钱益之,杂诸药入坩锅中煅之,熔化即倾出,金砂俱不耗。”低纯度黄金一两,成色不到一分(纯金含量低于10%),配上丹砂一钱(0.1两),一起放入坩埚,高温加热,金块慢慢熔化。将熔化的金液倒进模子里,冷却,敲开,本来纯度极低的黄金竟然变成了千足金,并且金块的重量丝毫没有变轻!

  炼金术的化学原理

  我来解释一下,古代的化学术语很不严格,丹砂有时指朱砂,有时则指硼砂。

  硼砂是元素周期表第4号元素硼的化合物,它不跟黄金反应,不过能做助熔剂:黄金熔点超过千度,加了硼砂以后,不足千度即可熔化。与此同时,硼砂还跟低纯度黄金中的一些杂质发生反应,生成低密度的化合物,漂浮在黄金溶液的表面。等黄金冷却,敲掉表层残渣,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黄金。

  也就是说,如果老和尚炼金秘术中的丹砂确实是指硼砂的话,那么这个秘术相当靠谱,确实可以将“淡金”化为“精金”。可是这样一来,由于去掉了大量杂质,黄金的重量必然明显下降,绝对不会像苏辙原文中描述的那样“金砂俱不耗”。

  假如秘术里的丹砂是指朱砂呢?后果会更严重。

  朱砂是水银和硫的化合物,化学名称是硫化汞。硫化汞受热,能分解出水银。水银本来能溶解金,有助于黄金提纯,但是在黄金与硫化汞混合加热的过程中,分解出的水银还没有来得及将黄金溶解,就自己挥发成汞蒸气跑掉了,最后只剩下一坨熔融的黄金、一层淡黄的硫单质,以及一个吸入汞蒸气的老和尚。黄金的纯度丝毫没有提升,重量丝毫没有增加,人还搞得慢性中毒,这种炼金术怎么靠谱呢?

  苏东坡在跟老和尚学习炼金秘术的时候,他在凤翔的官职是“签书判官厅公事”,相当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他的顶头上司叫陈希亮,就是传说中最怕老婆的那位陈季常陈老师的爹。陈希亮听说苏东坡得到炼金术的消息,非要让苏东坡把方子传给他。顶头上司要方子,苏东坡能怎么办?只能照办。

  后来东坡贬谪黄州,陈希亮的儿子陈季常也住在黄州。东坡询问老上司的消息,陈季常说:“吾父既失官至洛阳,无以买宅,遂大作此,然竟病背痈而没。”俺爸丢了乌纱帽,去洛阳隐居,买不起房,用你给他的方子提炼黄金,结果背上长疮,去世了。苏东坡悔恨不已,忍不住仰天长叹:“烧金方术不可示人!”炼金秘术千万不要随便传授啊,那会害死人的!

  为什么要有科学素养

  苏东坡是百年不遇的文豪,他的诗明白畅达,他的词汪洋恣肆,他的文章光耀千古,他的学问博大精深,他的为人豁达而又幽默,但他不懂化学,缺乏科学素养。

  他早年信奉道教(启蒙教育就在眉山老家一座道观里完成的),中年信奉佛教,晚年则将方术、经咒与儒家经术融为一体。说好听点儿,他是兼通儒释道的大学者;说难听点儿,他是只懂思辨不懂实证、只懂文科不懂理科的科学盲。所以他相信人类可以通过辟谷延年益寿,可以通过丹药升仙了道,而且他确实还在道观里学过玄之又玄的神仙之术,曾经闭关打坐四十九天。他恐怕到死都不会明白,老和尚传给他的那种点金秘术,绝不可能同时达成既能提纯黄金又不让黄金变少的双重目标。他恐怕更不会知道,他的上司陈希亮之所以背上长疮,极有可能是在点金时中了毒——前面说过,如果丹砂是指硫化汞,受热分解并挥发产生的那些汞蒸气,将会让人慢慢死去。

  需要强调的是,我非常崇拜苏东坡,无论苏东坡在科学上有多么蒙昧,都不会降低他在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高度。我只是想说,我们是现代人,我们没有必要盲目崇古,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的科学知识,是那些古人没机会接触的。

苏东坡的炼金术

  另外我还想说,古代中国对科学的重视程度真的不够,古代学者重文轻理的态度真的要不得。大家可以回头看看距今只有百余年的那些清朝大学者,那些军机处大臣,那些堪称人中龙凤的高级士大夫,当他们抵挡不了洋枪洋炮的时候,竟然能想出用高僧、道士、黑狗血和不穿裤子的女人去破敌的愚蠢主意。他们的科学素养跟苏东坡相比,其实没有丝毫进步。

  人的一生极其短暂,能学好一门知识,能精通一门技艺,已经相当了不起了,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兼通文理,学贯中西,那只是传说而已,古人做不到,我们生活在学术分工更加精细的今天,更没有能力做到。我所说的科学素养,仅仅是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决策方法。当我们不懂某项专业知识的时候,要记得向权威人士取经,要学会“迷信”主流科学界的观点和结论,而不必向江湖上充斥的保健产品、养生大师、风水先生、奇异疗法、易学名家、奇门遁甲、转世教主和朝阳区仁波切们低头。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31676.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