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胶 桃树流胶怎么防止?

浮光掠影知识网
概论:“流胶”是成核作物如桃、樱桃、杏、李、梅等,受到外伤(大风、机械、虫叮咬、日灼、冻害)破坏其树皮或者受到真菌及细菌的危害破坏其树皮而引起糖代谢紊乱,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在空气中形成树脂即桃胶。所以,想彻底解决果树流胶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通过科学用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流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桃树流胶怎么防止?
  2. 樱桃树流胶是什么原因,如何进行防治?
  3. 柑橘树根有胶流出是什么病?

一、桃树流胶怎么防止?

顽固难治的桃树流胶!可用药但重在预防!三氯异氰尿酸100倍液

桃树流胶是发生了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在枝干伤口处及枝杈表皮组织处分泌出树胶。一般春、夏季发生,流胶处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桃流胶病的发病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非侵染性的病源,如机械损伤、病虫害伤、霜害、冻害等伤口引起的流胶或管理粗放、修剪过重、结果过多、施肥不当、土壤黏重等引起的树体生理失调发生的流胶。另一种是侵染性的病源,由真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合理修剪,雨季做好排水,适时夏剪,通风透光。及时防治桃树的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②冬季清园消毒,树干涂白,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烧毁。

③药剂防治。桃树发芽前,树体上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树液开始流动时,将生石灰粉涂抹于流胶处;生长季适时喷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或1%武夷菌素水剂或果病灵等进行预防;发病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喷1次1000倍液菌毒杀或菌毒清、菌立灭等,交替连喷2~3次。

桃树流胶病,又称疣皮病,是危害碧桃(桃花)、核果类果树的一种常见病,可引起树势早衰,叶变黄;碧桃、桃花、桃、李的主干和主枝均可发生。

症状:桃花生理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以主干发病最突出,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树胶,3至4个流胶珠连在一起,形成直径3至lO毫米圆形不规则流胶病斑,树胶初时为透明或褐色,时间一长,柔软树胶变成硬胶块。此病会造成树皮与木质部腐烂,树势日趋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全株树干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碧桃流胶病是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的。此外,树干害虫、冻害、霜害、受涝、土壤粘重及各种树皮损伤或环割树皮,也会引起流胶。

防治方法:

①加强桃树养护管理。桃树耐干旱,适宜在沙质散松土壤中种植。增施有机质腐熟肥料,改良土壤,粘土应掺入粗沙,排渍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减少不必要机械损伤。

②冬季修剪清园。冬季时需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烧毁,喷施29%石硫合剂150倍液及树体消毒,减少菌源;树干涂白(涂刷石灰水)20至25%石灰乳涂刷杀菌消毒,预防冻害和日灼树干;加强对桃蚜、桃瘤蚜、蛀食性害虫防治,减少虫伤危害树皮。

③刮疤涂药。发芽前后刮除病斑,然后涂抹杀菌剂,在萌芽前或春季用抗菌剂402的100倍液涂抹病斑,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杀或涂抹病株,杀灭病菌,减少侵染源。

二、樱桃树流胶是什么原因,如何进行防治?

一、樱桃树流胶的原因

1、长势弱:樱桃树流胶可能是因为长势太差,树势比较弱,树体的营养循环较差,从而导致营养分配不足,营养会抵达到不良的制定方位,就会横向流出,有流胶现象。

2、根系病害:还可能是根系病害引起的。它的根系出现了根朽病,根癌,根腐病等病害,导致根系变得衰弱,也会导致流胶现象。

3、细菌性病害:樱桃树感染细菌性病害的的时候也会导致流胶。因为一旦感染就会侵染枝干部分,坏死部分会慢慢加大,就会产生流胶现象。

二、樱桃树流胶的治疗方法

1、加强管理:平时管理樱桃树的时候就要注意加强肥水,土壤管理,尤其是要多施加有机肥,磷钾肥,等到中后期的时候要控制氮肥的用量,这样能增强树势,从而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2、合理修剪:管理期间要根据树木的生长合理修剪,保证稳定的树势。修剪后剪口处要涂抹上杀菌的药剂,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流胶,减少侵染。

3、及时清园:每年采果之后都要及时清园。若是采收后不管理了树体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应及时补充营养,保证有足够多的营养回流,减少流胶。

三、柑橘树根有胶流出是什么病?

流胶病又叫流脂病。属于非侵染性病害,通常在枝干的树皮或伤口处,流出半透明乳白色柔软的树胶,尤其雨后更严重。

主要发生在,桃树、碧桃、樱花、李子、椿树等。

造成流胶的原因有:

A、冻害。B、日灼。C、土壤黏重、排水不良。D、外界损伤。E、病虫害。F、氮肥过量。G、栽植过深。H、结果过多。等等。

防治措施:

1)防治病虫害、减少机械损伤、促使树木健壮。

2)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及时排水。

3)预防冻害、日灼,合理修剪,冬春树体涂白。

4)刮除流胶,用激禾乙蒜素混合农用链霉素或福尔马林进行涂抹消毒,然后再用快活林愈伤膏涂抹伤口保护。

流胶病

中文名称:流胶病

英文名称:leeding disease

症状

流胶病是桃、杏、李、大樱桃、柑橘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一般从发病原因上看主要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

1、生理性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死树,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

2、侵染性流胶:主要为害枝干。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多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发病规律

侵染性流胶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枝里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发生分生孢子,随风而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也可从皮孔及侧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进行再侵染。特别是雨天从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顺枝干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从皮孔、伤口侵入,成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内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当气温在15℃左右时,病部即可渗出胶液,随着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加重,且土壤粘重、酸性较大、排水不良易发病。

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以上症状及发病规律,在生产实际中防治此病应以农业防治与人工防治为主,化防为辅,化防主要控制孢子的飞散及孢子的侵入发病的两个高峰期。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

对病树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桃园湿度。适时夏剪,改善透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好其它病虫,特别是桃树的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2、消灭越冬菌源:在最冷的12月份至1月份进行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起来烧毁,然后喷中药杀菌剂靓果安400倍液 +有机硅,消灭越冬菌源、虫卵,同时还可预防冻害、日烧发生。

3、桃树发芽前,树体上喷中药杀菌剂靓果安600倍液+有机硅,杀灭活动的病菌。

4、涂抹防治:先用刀将病部干胶和老翘皮刮除,再用刀纵横划几道(所画范围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处,横向1cm, 纵向3 厘米;深度达木质部),并将胶液挤出,然后使用《溃腐灵》原液或5倍液+渗透剂如有机硅等,对清理后的患病部位进行涂抹,一般涂抹2次,间隔3-5天,必要时,在流胶高峰期再涂抹一次。

5、生长季适时喷药: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靓果安600倍液进行预防。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喷1次靓果安600—800倍液等,连喷2-3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185264.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