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浮光掠影知识网
不是 药性 [yào xìng]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药的性质、气味和功能 百科释义 药性。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药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药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2. 药物的性能及特点是什么?

一、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1. 药物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药物

具体如下:

  • 四气: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 五味: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 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

  • 毒性: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2. 中药的用量与用法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中药用法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及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分汤剂煎煮法和服药法。

中药的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二、药物的性能及特点是什么?

药物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无毒等。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疾病有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柏可以清热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属于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能温中散寒。对寒热夹杂的病症,则应寒热并用。温与热,凉与寒,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温热药多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

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药性比较平和的药物,其中也有偏寒或偏温的。所以基本上是属于四气之内。

五味

五味就是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所以实际上有六味;也有人认为淡附于甘,故不称六味,仍称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有共同之处。味辛者能散能行,适用于表证和气滞血淤症;味苦者能泻能燥,适用于热证和湿证;酸能收敛,适用于、遗精、久泻等症;咸能软坚,适用于大便燥结、痰块、等症;甘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病或缓和拘急疼痛;淡能渗能泄,适用于水湿症。

有些药物其味有两种以上,例如肉桂辛甘、苦咸。一般说来,有兼味的药,其作用也较复杂。

每种药物都有气和味,两者必须综合运用。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是甘味药,但气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芪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可以清热除烦。

升降浮沉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征候方面,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泻、崩漏、脱肛)、向外(如阳气浮越而、自汗、盗汗)、向内(如表邪不解、疹毒内攻)等病势趋向。选用适宜的药物来治疗可以消除或改善这些病态,所以药物的作用同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说来,也具有升降浮沉等性质。凡升浮的药,都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的药,都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

药性趋向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气味有关,如辛甘温热药主升浮(如麻黄、桂枝);酸咸苦寒药主沉降(如大黄、)。药物质地的轻重和入药部分,也是决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如花、叶、皮,及质轻的药物,大都能升浮(如桑叶、款冬花);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主沉降(如苏子、磁石)。以上规律也不是绝对的,如虽然是花,但性却属沉降;虽然是子,但性却属升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药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药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184402.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