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 明朝孙承宗个人简介 孙承宗人物生平

浮光掠影知识网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孙承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孙承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明朝孙承宗个人简介 孙承宗人物生平
  2. 孙承宗的简介!
  3. 孙承宗的主要成就

一、明朝孙承宗个人简介 孙承宗人物生平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皇太极包围京都时,朱由检急召孙承宗主持议和,皇太极因孤军深入,所以同意退兵。但不久之后孙承宗就为此遭到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再次罢官回乡,在家高阳县住七年。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傅等。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时路过高阳,孙承宗城破被擒,自缢而死,阖家四十余口全部遇难。弘光元年(1644年),获南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

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

孙承宗,字稚绳,相貌奇伟,胡须张开像戟一样,声音浑厚。早期为县里学生教授经学,后来在边关往来,喜欢和边关老兵交谈,询问一些关于边关防务的问题,慢慢的对边关的军务非常了解。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承宗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而后转拜中允。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住的慈庆宫 ,打伤守门太监,被抓住后自称是受郑贵妃指使,朝中大臣怀疑是郑贵妃想谋害太子,但明神宗与太子都不愿深究,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死。大学士吴道南询问孙承宗这事该怎么处理,孙承宗说:“这件事关系到东宫孙承宗简介,不能放任不理,但是又涉及到后宫,不能追查的太彻底。庞保、刘成以下的小人物要追查到底,庞保、刘成上面的人物牵扯太多,应当适可而止。”吴道南于是按孙承宗所说的去做,将此事平息了下来。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孙承宗主持应天乡试,因为试题上写了孙承宗的语录,而遭到党人的忌恨,党人试图利用官员每三年一次的考核将孙承宗逐出京师,学士刘一燝力保孙承宗,孙承宗得以相安无事。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孙承宗以左庶子充当日讲官。朱由校每天听孙承宗讲课,感觉自己受到了启发孙承宗简介,于是特别关照孙承宗。

二、孙承宗的简介!

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号恺阳,明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辽东经略王在晋去职,他自请督师,诏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备。他在官四年,主持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后金按兵不敢动。承宗功既高,又不附权阉魏忠贤,遂遭诬陷去职。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清)兵入大安口,取遵化,遂诏承宗以原官兼兵部尚书守通州。后移镇山海关,收复永平、迁安、滦州、遵化等地。四年引疾归里。十一年清兵深入内地,攻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城破自杀。著有《高阳集》等。

详细的明史有传,自己去看

【孙承宗】(1563----1638年)

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为明末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三、孙承宗的主要成就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明末军事家、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 。曾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

在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后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崇祯元年(1628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殆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收复四镇,再整关宁,却遭权臣掣肘,告老回家。在家高阳县住七年。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明末军事家、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 。曾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 在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后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崇祯元年(1628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殆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收复四镇,再整关宁,却遭权臣掣肘,告老回家。在家高阳县住七年。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获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孙承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孙承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fgly.cn/archives/140009.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