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何须马革裹尸还――选自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四川小唐

(一)课文原句:同上(五年级下册第10课)

(二)文化因素: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三)文化内涵:“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毛主席回复抗美援朝前线电文中的话。毛岸英在抗美援朝前线为国捐躯,抗美援朝前线给毛主席来电询问:“毛岸英忠骨是否运回国内安葬?”上述两句诗是毛主席电文答复的话,意思是:青山下处处可以葬埋忠骨,不用运回国内安葬。

这两句诗中的“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的《出塞》。徐锡麟是浙江绍兴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任副监督。1903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的名义赴日本,曾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特别是在日本参观博物馆见到原为中国的后被日本抢去的大钟,联想到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带来的灾害,下决心彻底革命推翻清朝。

他由日本回国后出山海关到辽宁、吉林游览时产生许多感想。这《出塞》应为推翻清朝的设想之一。《出塞》中的“军歌”,在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大刀环”原指古代的大刀上有一个铁环。在这里是借“环”“还”谐音表示战胜敌人胜利凯旋;“胡奴”在这里代指清朝统治者;“玉关”是借玉门关代指山海关;

“马革裹尸”是用了《后汉书·马援传》的典故,马援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军,他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作为一个男儿主要是应该死在战场上,然后用马的皮革裹起来带回家乡安葬。怎么能死在病床上让儿女侍奉着死呢!)”后来从这段话中提炼出“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所以全诗的内涵是:高唱凯歌从戎参军,然后胜利凯旋;发誓要把清统治者赶出山海关离开中原,我只知道要在沙场战斗为革命胜利而死,哪里需要用马革裹尸回家!

说明: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小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敬请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贾潇雨,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04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