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是什么(香料应用中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是什么?从源头上弄明白应用中的巧劲)

青青

有些朋友会问使用香料烹饪容易陷入的误区是什么呢?想要很好的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我们为什么会使用香料这个源头来聊起。

香料最开始被用于烹饪,它存在的意义完全不是我们以为的増香,它被用于烹饪,第一要实现的目标只是对付食材的异味。对于食物异味的研究,我们中华文明可以说遥遥领先于其他的文明,早在战国时期的著作《吕氏春秋》中便有着对于各种食材异味的描述,总结出‘臊、膻、腥、胺’等不同食材的异味,而相同时期在华夏之外,那时的人们还只会一句‘臭’来形容一切。我们对于异味很早就有较深入的认知,这让我们在后来使用香料来应对这些的时候,有了较细致的区分。

对于香料应用最大的误区,其实即使源于对于这段历史的遗忘,忘记了香料最初的任务是去异味,而在异味的应对上还是会因为不同食材的而体现出差异,于是在使用香料时想到的是香气,在应对异味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想到使用香气来掩盖。使用香气来掩盖异味这件事情并非不可行,但是这样做便会生出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其一就是会导致香气过于浓郁而带来不适,二是异味并没被很好的针对,香气在挥发减弱之后,食材的异味还是会出来,我们古话说的“猪不下姜、牛不下蒜”便是源于这样的原因总结出来的。

这个道理在使用香料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味的使用八角这样香气浓郁香料来掩盖,或者是单一的加大白芷、姜、蒜、葱这样去异味香料来应对,这个误区在很多师傅看来,它便是应用香料最为容易陷入的最大误区。那么正确的做法是应用如何呢?这就是要根据不同的食材异味性质不同,在原本去异味的基础上搭配特定的香料处理。例如异味重的禽类,那么稍微加大姜和白芷的用量可以解决,异味重的羊肉则是搭配上草果、小茴香这样的香料来协助就可以,牛肉则是用胡椒、小茴香这类香料提供用来辅助,猪肉不油腻的则提高小茴香用量,油腻的则是提高草果,这样的也可以用巧劲解决,比较让人头痛的内脏,除了充分用酒清晰,还能提高桂皮的用量,桂皮对于内脏类的异味有较高的消杀效果,这样也可以解决。用巧劲才能跨过香料应用中的这一个大误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甘远志,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3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