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马林溶液(湿润育苗介绍)

夏星

湿润育苗是指在温室或塑料棚内利用硬聚乙烯塑料格盘作为载体,装填以人工配制的适宜基质,将格盘放置在含有营养成分的育苗池水中,完成种子的萌发及成苗过程的烤烟育苗方式。

苗龄从出苗期至成苗的天数,一般55-60天。

成苗标准苗龄45-50天,5-6片功能叶,茎高3-5cm,烟苗大小均匀一致,根系发达,拔出苗盘根系不散,长势健壮,无病虫害,抗逆性好。

烤烟种子选用包衣种子,按GB/T 25240的规定执行。种子的包装、贮藏与运输应符合YC/T 22。

育苗盘采用硬聚乙烯塑料格盘,单钵呈倒梯台状,穴深4.8cm,底部小孔直径0.7cm左右,128穴育苗盘。

育苗基质(育苗载体)按YC/T 310中的规定执行。

水质和水源育苗所用水源要求清洁、无污染。可用井水、自来水或无污染的河水。

覆盖物防虫网应采用0.425mm-0.600mm(30目-40目)白色尼龙网。

遮阳网使用遮光率70%-80%的黑色遮阳网。

保温材料应配备育苗棚保温材料,如棉被、棉帘等。

池膜采用白色池膜,池膜厚度为0.1mm±0.02mm,春秋棚池膜宽度为2m,日光棚池膜宽度为3m。

育苗池(营养池)育苗池深度4cm。池底平面粗糙和松紧不一的,用细土或细沙垫平,并借助水平仪,用木板或其它工具刮平、压实,水平误差不超过3mm。育苗池整平后,用池膜铺垫在池底,膜四周压实固定。

技术要求:

1.1 消毒管理

重复使用的育苗盘在育苗前必须清洗、消毒。用0.1%-0.5%高锰酸钾或10%漂白粉稀释液喷洒或浸泡消毒,也可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盖膜保湿3-5天,然后用清水冲冼干净后备用。新育苗盘可不消毒。

1.1.1 育苗场地消毒

设立育苗隔离带,在育苗场地入口处设立警示牌,设置消毒槽。

彻底清除育苗场地、育苗棚内外和沟渠内的杂草、杂物。采用撒漂白粉或生石灰对育苗场地和沟渠消毒。

在苗棚入口处设置消毒槽。采用斯美地熏蒸法或其它广谱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喷洒,对棚内走道、育苗池、拱架、棚膜进行消毒。

在育苗池底,均匀撒一层生石灰或喷施杀虫药剂,也可用百菌清(3-4片/单体棚)密闭大棚进行熏蒸消毒。

定期对苗棚周边撒漂白粉或生石灰,定期铲除苗棚四周的杂草,及时清理排水沟并进行消毒。

1.1.2 育苗工作人员和工具消毒

严禁在育苗区内和苗床周围吸烟,禁止在营养池中洗手和操作工具。

育苗工作人员进入苗棚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洗手消毒。鞋底要通过消毒槽,进行消毒。

设置参观棚,减少人为接触烟苗,防止病毒病和其它病害传播。

工具使用前用漂白粉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喷洒消毒。

1.1.3 安全操作要求

加强消毒药品和农药的管理,消毒操作人员戴口罩和橡胶手套,严防中毒事件发生。

1.2 播种时间

根据苗龄、品种特性和移栽时间向前推算播种时间。

1.2.1 春秋棚播种时间

结合外界气温变化,雨水节气过后播种,2月底播种结束。

1.2.2 日光棚播种时间

结合外界气温变化,惊蛰节气过后播种,3月10日播种结束。

1.3 基质水分平衡和装盘

1.3.1 水分平衡

装盘场地清扫干净,将基质倒在经消毒的塑料薄膜或篷布上,边洒水边搅拌,达到手握成团,触之即散为宜。

1.3.2 基质装盘

基质装满苗盘孔穴,轻敦1-2次,使基质装填松紧适度,用平整木板刮去盘面上多余的基质。

1.4 苗盘播种

采用播种机进行播种,苗盘四周每穴播种2粒,中间区域每穴播种1粒。

1.5 查盘和放盘

及时查看苗盘播种情况,对于空穴,要补播种子。播种后苗盘及时放入育苗池中,并对育苗盘喷水,促进包衣种子裂解。如果出现干穴,用小木棍沿孔边插入,轻轻搅动,使基质与池水较好接触。

1.6 水分和养分管理

采用育苗专用肥,根据烟苗生长情况,适时补充水肥。

1.6.1 苗池水分管理

播种前3-5天提前向苗池加水。苗池首次加水深度控制在3cm±0.5cm,之后池水深度控制在1.5cm±0.5cm。进入炼苗阶段,适时控水进行干湿交替管理,控苗促根。

1.6.2 养分管理

1.6.2.1 确定施肥量

施肥量(g)=大桶装水量(kg)×施肥浓度(mg/kg)/[肥料氮素养分含量(%)×1000]

1.6.2.2 加肥方法

采用大水桶统一溶解育苗肥,配制营养液,搅拌均匀,然后逐苗池加营养液。每次补水,都要加肥,加肥浓度按烟苗生长时期确定。

播种至出苗期,氮肥浓度50mg/kg。十字期,氮肥浓度100mg/kg。生根期至成苗期,氮肥浓度150mg/kg。

1.6.3 间定苗管理

当烟苗达到小十字期后,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间定苗,对空穴进行补苗,保证每穴一棵烟苗,大小均匀,遮阴2-3天。对苗池内长势弱小的烟苗,应及时调盘,集中到一个苗池内,补肥实行弱苗偏管。

1.7 苗棚温湿度管理

1.7.1 温度管理

1.7.1.1 温度计挂放位置

温度计挂放在大棚中央位置,两组温度计挂在同一垂直面上,棚内空气温度计挂放水银球距盘面高度15-20cm,测量池水水温温度计水银球距池底0.5-1cm。

1.7.1.2 从播种到出苗期

加强保温,以获得最大的出苗率。如遇降温天气,棚内温度低于10℃时,要采取措施保温。

1.7.1.3 出苗到大十字期

加强温度监测,既要保温,又要防止高温。棚内温度低于10℃时,要采取措施保温。棚内温度高于30℃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防止烧苗。

1.7.1.4 大十字期到成苗

以避免极端温度为主,棚内温度28-30℃,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5℃,及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天气晴朗加大通风量,增强烟苗的抗逆性。每天早上8:00前适当通风换气,及时补充棚内的二氧化碳。

1.7.1.5 保温管理

如遇极端降温天气,通过对苗棚增设棉帘、小拱棚,架设火炉子、电暖器,铺盖消毒后的旧苗盘、池膜等措施,提温保温。棚外释放烟雾预防霜冻,防止烟苗受冻。

1.7.2 湿度管理

从播种到苗齐期间棚内相对湿度为85%,小十字期为75%,大十字期以后为55-65%。实时监测棚内湿度,每天早上8:00前必须进行通风排湿,育苗场地周围有遮挡、通风排湿压力较大的苗棚,通风排湿时间提前到7:30前,并根据棚内湿度和温度变化,及时调节通风口大小。

1.8 病虫害防治

1.8.1 虫害防治

设置防虫网和防蚜黄板;及时喷施高效低毒杀虫剂,或者放置毒饵诱杀害虫。

1.8.2 病害防治

炭疽病:采用80%代森锌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防治。

猝倒病:采用75%百菌清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

立枯病:采用80%代森锌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防治。

茎腐病:采用58%甲霜灵锰锌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

根腐病:采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防治。

病毒病:采用5%氨基寡糖素、24%混脂硫酸铜、20%盐酸吗啉胍、8%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

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及水,三者重量比例为1:1:200)预防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1.8.3 生理性病害防治

1.8.3.1 肥害

若苗盘基质表面发白,有肥料析出,要及时加水喷淋,溶解析出的肥料,消除肥害。

1.8.3.2 冷害

出现极端降温天气时,提前采取盖严棚膜等措施进行保温,配合喷施氨基寡糖素,提升烟苗抗寒能力。也可喷施0.05%-0.1%的硫酸锌溶液,对烟苗冷害有缓解作用。

1.8.3.3 热害

晴天中午,棚内温度高于35℃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避免热害。

1.8.3.4 药害

如果施药后2—3天内观察到烟苗叶片上有坏死斑点,出现药害。药害发生初期,用清水喷洒叶面可缓解症状。

1.8.4 绿藻

做好好旧盘的消毒工作,控制绿藻产生的源头。育苗池与育苗盘配套,育苗盘放在育苗池中不留空隙,若有露出地方,宜用经过消毒的黑池膜等遮光材料将其覆盖。及时揭膜通风排湿,减小空气湿度。采用浓度不超过0.025%的硫酸铜溶液进行防治。

1.9 炼苗管理

移栽前7-10天,昼夜打开苗棚通风炼苗(遇强寒潮时,应及时关棚保温),并提前3-5天断肥断水,进行干湿交替炼苗至白天轻度萎焉,早晚自然恢复为宜。同时循序渐进加大通风量,强化炼苗。

供苗前1天向苗池中注入营养液(氮素浓度控制在150-180mg/kg),加水肥深度1-2cm,让烟苗充分吸收水肥,并喷施防治病毒病和蚜虫农药,提升烟苗抗逆性。

1.10 烟苗发放管理

制定供苗计划,根据移栽进度,规范有序做好烟苗发放。

1.11 育苗材料的回收和储存

苗盘、棚膜等育苗材料及时回收清洁干净,播种机、喷雾器等育苗工具及时清洗干净,并做好安全保管、规范储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梁天平,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6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