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两会召开的时间(中国进入“两会时间”)

爱生活的丸子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李浩 青木 黄培昭 李雪 陈欣 魏辉】“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都认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3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回答外媒关于中国经济的问题时这样表示。随着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外媒也找到全面观察中国的“最佳窗口”。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下,中国GDP增长目标怎么设定?中国会出台什么刺激经济的新措施?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多,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会不会调整?中国的军费今年会涨多少?中美角力持续、俄乌冲突震撼世界的背景下,中国外交政策会在两会上透露出什么信号?……这些都是外界观察的重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而与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同一天,北京冬残奥会也将在3月4日晚开幕,之前胜利闭幕的冬奥会已给无数中国人留下一份精彩纷呈的记忆。显然,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动荡,中国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坚定走下去,并带给世界正能量。

稳经济,拼共同富裕

“中国一年一度的最大政治活动两会开幕,保增长抓防疫成为关注重点”,韩联社3日报道称,中国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4日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也拉开今年中国两会的序幕。今年的两会预计将提出包括全球疫情下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等问题。“中东在线”刊文称,进入3月,中国就开始进入每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将决定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发展走势,因此备受关注。

作为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增长目标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法新社3日称,在本周开始的中国全国人大年度会议上,楼市低迷、经济放缓和乌克兰战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预计中国政策制定者将把重点放在提振疲弱的经济增长上。

香港《南华早报》也提到眼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因素。文章称,在全国两会上,中国高层官员将推出影响全球市场的大政方针,并就国内外关心的重大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中国已经提出,现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随着美联储可能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美国继续采取技术遏制措施,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外部压力也在加大。

3日在发布会上,郭卫民就关于中国经济的问题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形势多重考验,去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经济增速8.1%,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这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他同时强调,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比在疫情中大搞刺激的其他国家,中国目前可调控的手段要充裕得多。《日经亚洲评论》3日称,中国还可能出台减税、基础设施支出和其他刺激措施。此前,央行已宣布降息,以扭转经济放缓态势。《南华早报》称,预计中国今年将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长,中国为2021年设定了“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去年GDP最终增长8.1%。今年的经济稳定努力,已从年初开始的更有力的货币、财政和信贷支持中得到证明。美国彭博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猜测,中国政府今年可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至5.5%之间。

“两会稳经济激内需,拼共同富裕”,台湾《旺报》在报道中提到,今年是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年,北京将擘画未来五年蓝图,也事关“第二个百年目标”路径。中共高层多次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下一个重要民生工程已经敲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抗疫不会“躺平”

疫情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不利因素。美国彭博社在报道中特意强调,由于疫情防控,外国记者连续3年不能前往中国报道两会。

郭卫民3日介绍,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和会期安排,今年大会在媒体采访方面仍延续前两年的做法,邀请少量在京中外记者到人民大会堂现场采访;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安排3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随着西方国家面对疫情大多“躺平”,西方舆论出现不少质疑中国“动态清零”的声音,比如法新社3日在报道中称,严格的“清零”措施,包括严格封控和关闭边界,也对制造业中心、旅游中心和港口城市造成严重打击。

对于抗疫政策,郭卫民3日表示,委员们认为,有些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疫情接连出现反复,医疗资源被大量挤兑,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加。“而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后果难以想象。”他还表示,正是由于中国采取了正确的防疫政策,我们率先恢复了经济增长,保障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基本稳定。同时,中国的援助也在帮助国际社会尽快克服疫情,恢复正常秩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往。

路透社3日称,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考虑放松疫情防控为时尚早,传染性强的奥密克戎毒株仍能造成大量死亡。

军费历来是外媒关注两会的一个重点。《南华早报》称,国防预算常被视为中国政府如何评估国家安全的指标。在与印度边境争端、台海和南海出现紧张局势的背景下,中国国防预算一直增加。去年达到创纪录的1.35万亿元,同比增长6.8%。2020年,中国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7%,低于美国的3.74%。

台湾《联合报》则更关注台海议题,猜测探讨中共二十大“对台方略”将成涉台界别主要议题。《日经亚洲评论》称,两会另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是人口问题。决策者可能会大力鼓励夫妇多生育孩子,提高中国不断下降的出生率。

中国会成世界的“稳定器”

不少外媒还提到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当前备受世界关注的俄乌冲突。《南华早报》称,随着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日益恶化,在最近几年的两会上外交关系备受关注,而两会原本主要是为了处理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

台湾东森新闻3日称,大陆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于7日举行中外媒体记者会,“乌俄冲突”必将成为两会聚焦热点。外界都在看大陆官方如何在两国之间取得外交平衡,接受采访的大陆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拖得越久,对欧洲、中美关系都不是好事,但大陆官方不会选边站,将协助乌俄透过谈判取得和平共识。

约旦《明日报》网站刊文称,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自我发展的既定政策不会发生任何动摇和改变。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搞好自身建设和自身发展。文章提到,虽然世界动荡不息,各种冲突频发,世界经济也因为疫情阴影的笼罩而复苏乏力,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增长态势。

埃及《金字塔报》专栏作家贾巴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今年的中国两会,是在国际风云变幻,尤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不断加剧以及国际疫情持续肆虐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更显得不同寻常。中国如何应对激荡不测的国际形势,如何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建设之间做好统筹,如何掌握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的平衡,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秩序加速转换、战略不稳定和战争风险加剧的时期,中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中国彻底摆脱贫困,让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了将近一半。目前高收入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大约16%,中国人均GDP水平已经非常接近高收入门槛,而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8%。这意味着,当中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全球高收入人群会增加一倍多。不管世界怎么乱,中国在稳定条件下的持续发展,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杨希雨表示,中国一定会是维护和平和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国策要求和平,聚焦经济发展。不像有的国家搞这个输出、那个输出。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国力和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同时,也会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稳定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贾潇雨,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3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