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能治好吗(我国心力衰竭患者已超800万 关于心衰你了解多少?)

青青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推算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为3.3亿人,其中心力衰竭患者约890万人。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

“心力衰竭是目前所有心血管领域里治疗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疾病。从全球来看,心衰的发病率是上升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说。

据介绍,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诱发心力衰竭。这些疾病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为保证正常排血量,心脏仍然会超负荷运转,慢慢心肌就会越来越肥厚,并出现心室重构、心脏功能异常等,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出现。

感染是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急性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各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心肌炎症均会直接损害心肌功能,加重原有的心脏疾病。另外,心律失常、肺栓塞、过度劳累、妊娠和分娩等都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因素。

“心衰诊治关口要前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都会导致心力衰竭。一旦患有这些疾病就要积极治疗,定期到医院检查诊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表示,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因重视不够而错过黄金救治时间,使心脏遭受不可逆的损伤。此外,这些疾病需要患者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坚持长期规范药物治疗。

出现心力衰竭后,患者常伴有乏力疲倦、精力不济、记忆力下降、食欲下降和腹胀等早期症状,甚至会出现干咳、夜间睡眠中憋气而醒、下肢肿胀等。一旦有早期症状,就应及时就医,做心电图、化验心衰标记物等。明确诊断后要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同时还需要生活管理。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心衰症状,并不能治愈病根。”胡盛寿介绍,随着心衰的外科治疗时代来临,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为药物治疗无效的晚期心脏病患者提供选择。

据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展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CH-VAD的临床试验和临床注册研究,并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这不仅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还为广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表示,面对心力衰竭,关键是早识别、早预防。已经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根据病因尽快开始早期治疗,避免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并且改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胡石英,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90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