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里?如何赏析这个作品?

四川小唐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里?真心话,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看到颜真卿的行书真心的不喜欢,而这幅书法作品更是涂抹严重,潦草的不行,为什么大家都说好?看不懂。但是现在过了二十多年之后,回过头再来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却经常能被它打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祭侄文稿》好在哪里吧。

《祭侄文稿》的历史背景

目前《祭侄文稿》真迹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去年曾出借日本展览还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当时颜真卿镇守平原郡,他的哥哥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守常山郡。后来叛军进攻常山郡,围城数日终城破被俘,最后父陷子死。

后来颜真卿带兵收复常山郡,找到了侄子颜季明的头颅和哥哥部分的肢体之后,为侄儿写的这篇祭祀的文稿,因为书写的时候就是面对着装着侄子头颅的盒子而写,因此心情格外悲痛欲绝,所以文章涂抹较多,文字工整不一,但也正是这一点,透露出颜真卿最自然的性情、最真实的心情,真情实感溢于纸上。

《祭侄文稿》的赏析

文稿的起首“维乾元元年,岁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记录的是时间。而后面“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记录的是颜真卿当时的官职以及与死者的关系。这个时候因为刚开始,心情还没那么激动,因此字迹还算工整。

然后“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玉兰,每慰人心”是对颜季明的一个介绍和小时候的回忆,因此线条比较细,书法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

接下来上图中文字:“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开始变得沉重起来,点画线条也开始变得粗重。红线中的内容是说的战斗时的情况,特别是到了“父馅子死”的时候,已经心情十分的激动了,愤怒的情绪也到达了一个高峰,用笔的力量在加重,字迹线条变得粗犷。因为情绪不稳,涂抹也逐渐开始多了。

颜真卿为什么会如此的愤怒呢,因为这不仅仅是战争的缘故,因为文中有交待,“贼臣不救”,附近的官军为了保存自身的力量而不去求援,所以最终造成了“孤城围逼,父馅子死”。所以写到这的时候,颜真卿的情绪是很激动的。

而下面一段比较涂抹严重的地方是“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衬,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颜真卿说自己靠着上天的恩赐,收复了河北,然后才找到了颜季明的首级,而此时颜真卿就是对着侄子颜季明的头颅写的这篇《祭侄文稿》,因此痛彻心扉。

所以最后颜真卿说: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等到过些日子,帮你找一个好的坟墓,希望你的灵魂能知道,回归故里,不要再在外面漂泊了。因为颜季明和颜杲卿都是惨死在战场,所以古人认为他们的灵魂还在外面游荡。

整个的书写过程都是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写的,哪里顾得上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样的作品在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祭侄文稿》是书法艺术的升华,这也是为何他能被公认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欣赏《祭侄文稿》如果不了解这些,恐怕很难体会到颜真卿的真情实感的表现。

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也是《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所在。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许敬宗,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7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