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体重计算公式(胎儿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爱生活的丸子

揭秘:医生是如何估算胎儿体重的?学会后再也不用问医生啦!

大家好,我是妇产科医生吴丹华,很开心加入到“医知袋鼠”(i1zdaishu)的科普医生团队,如果您有孕产方面的问题,可关注医知袋鼠向我咨询。

胎宝宝的发育情况是每位准妈妈都极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孕晚期,在门诊中经常有妈妈问我“我肚子里的宝宝现在多少斤?””怎么估算胎儿体重?”、“胎儿体重多少才正常”之类的问题,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医生是如何估算胎儿体重的?

医生是如何估算胎儿体重的?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是使用临床测量和超声测量这两种方法来估算胎儿体重的。

1、通过临床测量估算

这种估算方法需要借助一个公式:胎儿体重(克)=宫高(厘米)×腹围(厘米)+200。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孕妈的宫高和腹围是多少。

宫高是指从下腹耻骨联合处上方至子宫底间的长度。那怎么找这两个位置呢?耻骨联合比较好找,就是肚子往下第一处摸到的骨头。宫底找起来要相对麻烦一些。具体方法是:准妈妈先仰卧平躺,双腿伸直,找到孕妇的耻骨后,在肚脐上、下或平的位置触摸,直到摸到一个圆圆的轮廓,就是子宫底了。

腹围是以肚脐为准,水平绕腹一周测得的数值。

将测量所得的数值套用上面的公式,得出的结果就是胎儿的大概体重。

不过,这种估算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会受腹壁厚度、子宫张力、羊水量、胎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测得的胎儿体重并不是很精确。

2、通过B超测量估算

通过B超估算的胎儿体重,一般与宝宝的实际体重相差不多,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但如果胎宝宝过大或者过小时,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先通过B超测量胎儿的胎头双顶径(BPD)、腹围(AC)、头围(HC)、股骨长度(FL),然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胎儿的体重,不过有些医院可能会用下面两个公式中的一个进行估算。

公式1:胎儿体重(克)=BPD(厘米)×900-5000

公式2:胎儿体重(克)=1.07×BPD(厘米)×BPD(厘米)×BPD(厘米)+0.3×AC(厘米)×AC(厘米)×FL(厘米)

将得出的数值与下表中相应孕周所对应的数值进行比较,就能知道胎儿的体重是否达标了。

(以上数据来自第八版妇产科学教科书)

需要提醒准妈妈的是,通过这两种方法估算的胎儿体重并不一定是胎儿的实际体重,两者一般会有10%~15%的误差。如果估算的数值与表中的数值差距很大,就要引起注意了。

宝宝生下来几斤最好?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当然是越胖越好,这样才说明营养充足,但其实正常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应该在5~8斤左右,体重过高或过低对宝宝都是不利的。

体重过重(体重>8斤)的新生宝宝,我们也叫巨大儿,这种体重的宝宝不仅给准妈妈分娩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且在成年后出现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几率会比一般人高。

而新生儿体重过低(体重<5斤)通常是因为在子宫内发育迟缓,他们的各器官并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家长后天的养育方法不科学,不能使宝宝的生长发育追赶上正常儿童,与正常体重出生的宝宝相比,这类孩子的学习能力方面就会相对较差。

那么宝宝的出生体重是多少斤最好呢?英国有位著名的专家对3900名1946年出生的男女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出生体重在6斤左右的宝宝是最健康的,智力发育也最好!当然这个数据是从统计学方面得出的答案,我们只能参考。因为影响宝宝智力的因素并不止体重一种,还有很多,比如,营养不补给、后天教育、周围环境等等。

那怎么才能把胎儿的体重控制到最佳呢?这就需要准妈妈在平时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以及适当做些运动了。

作者吴丹华,广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医知袋鼠科普医生成员,擅长孕期营养、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孕期体重管理、高危妊娠的管理等。

如果您还有其他孕产方面的问题,可关注医知袋鼠微信公众号(i1zdaishu),点击菜单“专家预约咨询”,向吴丹华医生咨询。

胎儿体重计算公式(胎儿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胎儿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胎儿体重除了可以使用胎儿的月龄进行大致估算以外,还可以在超声检查的指导下,通过双顶径、腹围、肱骨骨长、股骨长度进行计算,且计算胎儿体重的公式较多,每种都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约为200-300g,一般与实际体重的误差不超过250g即可称为预测相符。

1、胎儿体重(克)= 900×双顶径-5200;

2、胎儿体重(克)= 1.07×双顶径^3+0.3×腹围^2×股骨长;

3、胎儿体重(克)=747.42×股骨长-2232.56;

4、胎儿体重(克)= 1049.90×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2513.51;

5、胎儿体重(克)=100.97×头围+ 110.86×腹围+ 143.09×股骨长+ 331.43×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5168.32;

6、胎儿体重(克)= 260.69×头围-4973.72;

7、胎儿体重(克)= 子宫底高×腹围±200;

8、胎儿体重(克)=171.48×腹围-2686.60。

以上公式计算的结果作为胎儿体重的预测值,只能供孕妇参考。一般情况下胎儿出生后的实际体重与预测值的差距不会太大。利用B超结果以及公式来预测胎儿体重,目的在于尽早发现胎儿发育是否存在问题,以及胎儿娩出是否可能存在困难。一般来说,体重越大,误差范围可能也会越大。但胎儿发育是否正常,不能单纯由体重预测值来决定,而是由医生根据母体状态、B超结果、胎

胎儿体重计算方式?

胎儿体重计算方式?

胎儿体重一般是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用双顶径、腹围、大腿骨长度进行计算得出的,误差约为200~300克。

一般选取双顶径、头围、腹围和大腿骨长度、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等参数。

胎儿体重计算公式较多,下面列举7个预测胎儿体重的公式,但每种计算公式都可能存在误差。

公式1:胎儿体重(克)= 260.69×头围-4973.72

公式2:胎儿体重(克)= 171.48×腹围-2686.60

公式3:胎儿体重(克)=747.42×股骨长-2232.56

公式4:胎儿体重(克)= 1049.90×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2513.51

公式5:胎儿体重(克)=100.97×头围+ 110.86×腹围+ 143.09×股骨长+ 331.43×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5168.32

公式6:胎儿体重(克)= 900×双顶径-5200

公式7:胎儿体重(克)= 子宫底高×腹围±200

以上公式计算的结果会有差异。上述公式也只能供孕妇参考。以上计算公式仅为胎儿体重估测,并不代表婴儿出生的实际体重。预测胎儿体重的目的在于要及早发现胎儿发育上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出生时的实际体重与预测体重会有正负10%~15%的误差。比如,出生体重4000克,其误差范围会为400克。也就是说,宝宝体重越大,误差范围也就越大。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应由医生做出判断。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周敬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迷人@小忆,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6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