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洋面积(四大洋已成历史,第五大洋“南大洋”已经出现)

夏星

四大洋成为历史,第五大洋“南大洋”出现了!

四大洋已成历史,第五大洋“南大洋”已经出现

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然而,2021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南极洲周边海域将被称为南大洋,正式承认南大洋为地球上的第五大洋。第五大洋的出现,标志着四大洋已经成为历史。

南大洋又称南极洋,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环绕地球但不被大陆分割的海洋。南大洋是环绕南极洲的海洋,南纬50°以南的印度洋,南纬55°至62°之间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南极洲周围的海洋主要包括罗斯海、贝林斯海、威德尔海、阿蒙森海、南美洲南部的德雷克海峡和新西兰南部的斯科舍海。

南大洋面积2032.7万平方公里。按照面积,五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北冰洋。

四大洋已成历史,第五大洋“南大洋”已经出现

南大洋不同于其他海洋。其他海洋被周围的大陆分割,而“南大洋”被洋流分割。主要的流动模式是巨大的南极环极流。除了南极沿岸有一个小的流速较弱的东风漂移外,其主流是西风漂移,由西向东运动。它是一种宽、深、强的风成漂流,南北跨度为南纬35° ~ 65°,与西风带的平均范围一致,其深度是从海面到海底的整个水层。南极洋流长达21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洋流,流速为每秒13000立方米,是世界上所有河流的100倍。

南大洋海温在-2℃-10℃之间,海洋深度4000-5000米。最低点南三明治海沟-8400米,位于南三明治群岛的东侧。

南大洋生物种类少,耐寒,脊椎动物大,发育慢。海洋食物链较短,即硅藻→磷虾→鲸鱼或其他食肉动物。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是磷虾和鲸鱼。这里浮游植物的主体是硅藻,已发现近百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分布,平均初级生产力是其他海洋的6倍左右。磷虾是世界上尚未开发的最丰富的生物资源。其储量一般估计为1500-10亿吨,最高估计为50亿吨,年渔获量可达1.5-1.5亿吨。分布因地区和季节而异。主要以磷虾为食的须鲸是另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南大洋发现的须鲸包括蓝鲸、须鲸、黑板须鲸、巨臂须鲸、鳍臂须鲸和南露脊鲸。此外,还有海豹、企鹅、鱼、海鸟、龙虾、癌症、海藻等资源。

四大洋已成历史,第五大洋“南大洋”已经出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王东锴,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6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